1 |
孙锦光
,刘典聪,赵德英,马山,仲立军;病毒灭活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1年01期 |
2 |
赵宜为,常娅莉,王巍,尚立群;病毒灭活和SD血浆的制备[J];微生物学杂志;2003年02期 |
3 |
王慧茹;沈莉;李建民;张义兵;赵晓霞;;灭菌方式不同对病毒灭活血浆制品质量的潜在影响[J];河北医药;2008年11期 |
4 |
王德升;进一步重视血液制品的安全性[J];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06期 |
5 |
张西春;张雅莉;赵敏;;输注血浆成分传播病毒的因素及病毒灭活的重要性[J];山西医药杂志;2009年10期 |
6 |
周海云;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方法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4年03期 |
7 |
陈春田;刘希真;李东力;;血液制品中病毒的灭活方法与应用[J];沈阳部队医药;2001年02期 |
8 |
刘兰军,葛永红,唐安芬,陈学奎,谢觉林,沈富兵,邓杰,吴永林,钱汶光;验证低pH法灭活人白细胞干扰素α病毒的效果[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年05期 |
9 |
王雄;血液制剂的病毒灭活方法[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4年04期 |
10 |
丁艳,马山;微波加热法对低pH静注丙球病毒灭活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1 |
赵宜为,常娅莉,王巍,刘燕,尚立群,梁艳,丁宜清;S/D灭活血浆内脂包膜病毒及病毒灭活血浆的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年01期 |
12 |
肖云贵,许金波;血液病毒灭活机理及其效果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5期 |
13 |
李雪英;韩惠云;邱玉霞;李运琴;冯云;;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年02期 |
14 |
赵淑红;徐爱华;;亚甲蓝光化学法用于血浆病毒灭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
15 |
常娅莉,刘燕,赵宜为,袁发文,梁艳,丁宜清;S/D处理血浆过程中的脂包膜病毒灭活试验观察[J];微生物学杂志;2003年06期 |
16 |
曹锁春;张力超;刘息平;邱玉华;;病毒灭活冷沉淀的制备及初步评价[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年03期 |
17 |
程玉根;柏则蓉;贾红志;;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年04期 |
18 |
宋玉和;辛永红;;血液成分病毒灭活与安全输血[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7年01期 |
19 |
程玉根;柏则蓉;贾红志;;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7年04期 |
20 |
刘鹏翰;潘越飞;李清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J];中国输血杂志;1992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