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

高惠蓉  
【摘要】: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从19世纪发端并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历程。美国社会生活的诸多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铸就了美国女性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美国社会工业化的影响、生育率的明显下降以及对青少年进行正规教育的开始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将女性从传统的社会角色中解放出来。和男性相比,教育在更大程度上唤醒了女性的反抗意识,因为教育赋予了女性家庭以外的身份。虽然教育女性的做法逐渐被社会接受,但是,人们对女性可能放弃传统角色的担忧并没有消失。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进步的每一个阶段,女性个人的努力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也记录了美国女性对教育的要求以及她们遭遇到的阻力。对女性获得学术培养的公开反对充斥着女性进入高等教育每一步,当然,美国各界对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也没有停止过,支持的很大原因在于事实证明女子教育对社会有利。教育深刻地改变了美国女性的生活轨迹,妇女教育也对整个美国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受过教育的女性无论在教育领域内部,还是教育领域之外都没有实现和男性享有完全平等的地位。本论文将试图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寻求这一未完成的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论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有五章。导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将从宏观层面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和概括。第二章至第五章将从微观层面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分析与挖掘。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男女同校制教育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第三章主要研究大学自由教育现代化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第四章主要论述黑人与土著妇女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探求女性主义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联系。结语是在整个论文论述的基础上,分析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并尝试预测其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挑战与机遇;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全球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与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强;发展中国家的女子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5年Z1期
2 齐山;张琼;;21世纪的女子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1期
3 黄梦婉;;魏晋时期女子教育的典型性及其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4 烈女;;女人,你到底要什么?[J];黄金时代;2010年10期
5 李春英;;论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6 万琼华;;报纸媒体对女子教育的介入及影响——以湖南《大公报》对“周南风潮”的报道为中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崔锐;;论两汉时期的女子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8 项慧;;汉代女子家庭教育概说[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9 金经国;;展望新世纪,办好一流教育——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21世纪中学教育》研讨会综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1期
10 蝶恋花;;职场猎夫记[J];黄金时代;2008年09期
11 杨洋;;看点[J];人生十六七;2008年03期
12 资中筠;;“沉渣泛起”之一 宣扬何种妇女观?[J];同舟共进;2011年07期
13 自由行;;欧莱雅密语:凭什么让女人难舍?[J];黄金时代;2009年11期
14 乔磊;;美国什么人容易离婚[J];家庭之友(佳人);2011年04期
15 韦石;世界最早的女教育家──班昭[J];中小学管理;1994年11期
16 孙立峰;;论花之安的教育观和宗教文化观[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17 杨涛;;当恋爱进入“伪单身”时代[J];黄金时代;2009年10期
18 胡斌武;;陆费逵教育思想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2期
19 宋旭阳;;美国再婚家庭的幸福密码[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1年09期
20 南希·瑞洁·马勃莉;吴忠周;;21世纪的女童和妇女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广芬;;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当今的女子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2 阎广芬;;中外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刘淼水;;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4 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5 宋海兵;;试析中国教会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6 石阳;;青岛教会女校的发展历程及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7 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8 高惠蓉;单中惠;;试论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现代化对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何亮;;近代维新先驱陈炽的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熊贤君;;经元善的女子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晓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议题论争研究: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4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丽娟;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唐欣玉;被建构的西方女杰[D];复旦大学;2008年
7 朱骅;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D];复旦大学;2010年
8 程亚丽;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文娟;五四文学中的女子问题叙事[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贺安芳;追寻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勇;抗战前十年的华北女子教育[D];河南大学;2010年
2 邓文博;唐宋女子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京;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子教育[D];河北大学;2009年
5 刘佳佳;明清女子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谢倩;汉代女子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张会霞;清末女子教育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晓庆;倡导与力行—近代欧美留学生女子教育观及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雷良波;试论五四时期女子教育的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美国女性更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雪泥;美国女性收入的差异[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美国女性红杏出墙者增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亚军;挣钱养家的美国女性日渐增多[N];中国社会报;2010年
5 张国庆;美国女性打赢“投票战”[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跨世纪的美国女性电影[N];文汇报;2000年
7 记者 单磊;美国女性热衷体育运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云;独立意识渐强 美国女性流行单干[N];经济参考报;2006年
9 记者 支林飞;美国女性从商热升温[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韩显阳;美国女性被害者数量多[N];光明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