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
【摘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到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这种形势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和恢复就显得十分必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还很薄弱。同时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度里,心理健康教育的跨文化研究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研究维吾尔族和汉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是为了检验心理学理论普适性和独特性,为新疆深入开展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的四个指标一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跨文化的分析,试图从多指标体系的横向和纵向了解民族差异,发现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整个研究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整个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分别对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归纳和梳理。
第三部分为调查研究。本研究随机抽样3000名新疆高校、中学的维吾尔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以及全国部分省市高校和中学的汉族学生,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TEOSQ)、《身体自尊量表》(PSPP)、《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SPA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样本进行四个指标的初测,用跨文化的视角和多种统计方法来比较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
1、目标定向
(1)无论汉族或维吾尔族学生、男生或女生、城市学生或乡村学生,其目标定向得分,均是任务定向高于自我定向,差异具显著性。
(2)总体被试目标定向在民族主效应上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在目标定向两个维度上,汉族学生得分都要高于维吾尔族学生;在任务定向上汉族男生与维吾尔族男生抑或是汉族和维吾尔族的城市学生差异不具显著性,汉族初中低于维吾尔族初中但差异不具显著性。
(3)总体被试男生的任务定向及自我定向高于女生,差异具高度显著性。但汉族学生在任务定向及自我定向上无性别差异,维吾尔族学生性别差异具显著性。
(4)初、高中和大学学生在目标定向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在中学阶段随年级的升高而显著下降,而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在民族和性别上均表现出这种年级趋势。
(5)总体被试城乡学生在目标定向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任务定向上,汉族学生城市低于乡村、维吾尔族学生城市高于乡村,差异均具显著性。
2、身体自尊
(1)身体自尊的民族差异具有显著性,即维吾尔族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关注自己的身体自尊,更关注自己的外表、体重和体型。但大学男生在身体自尊上没有民族差异。
(2)总体被试的身体自尊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高度显著性。在性别主效应上没有民族差异。初中维吾尔族和大学维吾尔族学生在身体自尊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3)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自尊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即初中生对自己的身体评价明显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及大学生,差异均有显著性,但高中生与大学生差异不具显著性。
(4)总体被试城乡学生在身体自尊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维吾尔族学生城市高于乡村,在四个分量表上差异均具显著性。
3、社会性体格焦虑
(1)维吾尔族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高于汉族学生,差异有显著性。
(2)女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高于男生,差异具显著性,这种性别差异没有民族区别。
(3)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总体上呈现“驼峰式”发展,即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逐渐升高,到大学阶段又开始降低。只在初中与高中年级段的差异具显著性。
(4)汉族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城乡差异不具显著性,而维吾尔族学生城市低于乡村,差异具显著性。
4、主观幸福感
(1)主观幸福感存在民族差异,汉族学生高于维吾尔族学生。
(2)被试总体幸福感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但将民族变量考虑进去时,这种性别差异,已不具显著性。
(3)在年级变量的主效应上,虽然随着年级的升高主观幸福感得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显著性。
(4)城市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乡村学生,但汉族学生的这种城乡差异不具显著性。
对四个指标进行了路径分析,显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尽管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效果”,但主要还是分别通过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两个变量而影响到主观幸福感,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两条路径均是“间接效果”。
第四部分为实验研究。分别选取大学、中学的维吾尔族和汉族教学班,进行两种不同的动机气氛的教学,考察动机气氛对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课堂气氛为自变量、Ames的TARGET教学模式为指导,在课堂中营造学习气氛和成绩气氛。在选取了大、中学维汉十个教学班进行了为期8周的两种课堂气氛的教学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动机气氛可以改变学生的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主观幸福感。学习气氛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任务定向、身体自尊、主观幸福感;成绩气氛教学则提高学生的自我定向、社会性体格焦虑。
(2)在动机气氛的主效应上,不具有年级差异和民族差异。
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这几个指标在体育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