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珠江口荷包岛南湾弧形海岸的平衡与稳定性研究

陈建勇  
【摘要】: 岬湾弧形海岸在华南分布较广。这种海岸的平衡与稳定实质上是海岸地貌在持续变化的动力作用下不断调整、适应和反馈,从而引起海岸蚀积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文以华南典型的岬湾弧形海岸——珠江口荷包岛南湾海岸为例,利用2006年7月至8月在野外现场实测获取的海滩剖面、沉积物及水位、波浪资料,分析南湾的动力特征、沉积物分布及输移趋势、海岸平面形态与海滩横向剖面的短期时空变化过程以及对动力作用的响应机制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南湾弧形海岸的平衡与稳定特征。 通过波浪数值模型计算影响南湾的三个不同方向入射波浪进入南湾后的折射和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夏季SW向为主的入射波浪在湾内的衰减程度相对较大,波能呈沿岸分布自湾顶向切线段减弱,SE向波浪则相反,表明和切线段垂直的SE向波浪作用是塑造南湾海滩平面形态的主要动力。 进一步利用SE向为主波向以及海滩平面形态参数,采用静态平衡公式、抛物线模式模拟南湾静态平衡岸线,结果判定南湾海滩的平面形态为接近静态平衡,处于稳定状态。 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海滩沉积物组成介于中砂到粗砂之间,粒径偏粗,分选较好,其中遮蔽段粗砂出现的范围较窄,中值粒径较大值集中在中潮带附近;自遮蔽段到切线段,冲流带以上滩面直至后滨范围内,粗砂的组成趋向增大。低潮带至水下部分沉积物的输运趋势主要以横向为主,沿岸输沙较弱;海滩不同位置的剖面中潮带沉积物中值粒径随时间变化为在过渡段的变化最大,切线段次之,遮蔽段变化最小。 由于沉积物分布的差异以及不同岸段对动力作用的响应,海滩各剖面的高潮带都具有反射和消散型特征,其中以切线段的反射性特征最明显。在低潮带以深区的遮蔽段剖面平衡特征则趋向于消散型加积发展,切线段剖面则呈现出反射性加积方向发展,而过渡段剖面则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海滩在消散型和反射型中间摆动。 在台风高强度波浪动力作用下,海滩响应特征为前滨侵蚀,后滨堆积,海滩呈消散型状态,其中常波况下最为稳定的切线段剖面前滨受到的破坏最大,遮蔽段剖面最为稳定;过渡段剖面介于两者之间。沉积物分布表明在台风登陆过后海滩沉积物经历重整分布的过程。因而海滩对响应台风地貌变化过程类似于冬季动力作用下海滩塑造的强烈调整过程。台风过后滩面迅速恢复,沙坝亦重新出现并继续向岸加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娟;李春初;王世俊;;珠江磨刀门河口底质沉积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J];海洋通报;2006年05期
2 何宝珍,晁吉祥;西北地区石炭纪古地理轮廓及沉积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2年02期
3 赵希涛;;中国贝壳堤发育及其对海岸线变迁的反映[J];地理科学;1986年04期
4 赵江天,杨逢清;甘肃夏河麻隆沟二叠纪毛毛隆组沉积特征及环境分析[J];沉积学报;1992年01期
5 鲍永恩,黄水光;辽河口海口沉积特征及潮滩动态预测[J];沉积学报;1993年02期
6 孙少华,张琴华,秦清香,魏洲龄;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类型及其沉积特征[J];地质论评;1994年01期
7 王嘹亮;易海;姚永坚;冯志强;金华锋;陈强;;南黄海海域晚古生代一新生代沉积演化特征[J];南海地质研究;2002年00期
8 赵宝光;云南西部新生代盆地沉积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J];四川地质学报;2003年04期
9 赵宝光,陈友良,姚毅峰,陈志国,杜小林;滇西新生代盆地沉积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J];铀矿地质;2003年06期
10 陈文华,彭和清;江西晚三叠世安源煤系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4期
11 朱筱敏,张强,吕雪雁,孙超;塔里木盆地塔北与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沉积特征对比[J];中国地质;2005年04期
12 张成;李春柏;楚美娟;史淑玲;;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统高频层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沉积学报;2005年04期
13 王树寅;;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气田沉积特征测井分析[J];测井技术;2006年02期
14 苏瑞其;;浅析福建省天湖山煤田德化煤矿区的找煤方向[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5期
15 李晓晖;;井网加密前后储层特征分析及方法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8期
16 袁辉亚;;陕渑煤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沉积环境浅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7 李洁;陈洪德;侯中健;向芳;陈安清;;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8年01期
18 张艳平;任利剑;胥中义;杨国栋;康志华;郝振江;;川东北普光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7期
19 彭学红;何贞铭;;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地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6期
20 陈桂珍;郭亚静;于在春;;铁法-昌图凹陷地质特征及找煤前景[J];煤炭技术;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庆宾;管守锐;朱筱敏;王贵文;;中国现代网状河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赵瞻;刘建清;杨平;;重庆彭水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沉积特征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群;王明炎;李银彩;;云南某地含盐系、钾盐层沉积特征及找钾远景初步研究(1968)[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4 王立飞;张莉;曾祥辉;;礼乐盆地沉积特征研究[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李贞;李珍;傅命佐;李杰;刘乐军;;北仑河口区北岸潮间带特征剖面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黄捍东;张如伟;赵迪;;一种可以表现沉积特征的地震反演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剑萍;;东营凹陷北带永921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杜江峰;刘招君;张雷;张健;任玉学;贺君玲;王建东;;吉林省延边松江盆地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沉积特征及演化[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黄世伟;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董同武;;贵州省赤水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分析[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马胜中;梁开;陈太浩;;广西钦州湾浅层埋藏古河道沉积特征[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韧希子;黄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君;江苏岸外条子泥沙洲潮盆—潮沟系统特征及其稳定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蒋富清;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4 李斌;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D];兰州大学;2006年
5 何玉平;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原型盆地恢复[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孙钰;惠民凹陷西部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刘性全;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物性特征及调整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传顺;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9 金炳成;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程鹏;北黄海细颗粒物质的沉积特征与输运过程[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勇;珠江口荷包岛南湾弧形海岸的平衡与稳定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曲希玉;南黄海盆地北部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D];吉林大学;2004年
3 窦磊;北黄海中部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春龙;河流相储层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及预测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5 劳金秀;江都—镇江高桥地区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磊;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沉积构造演化及原型盆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黄世伟;赤水及邻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及含气特征探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王升兰;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郭辉;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郭守国;南二区西部葡I1-4层构造及砂体非均质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 修蕾;大庆长垣西部沉积特征研究收获显著[N];科技日报;2010年
2 刘建军 记者 袁英;探觅地下“宝藏”老区实现新“突破”[N];盘锦日报;2007年
3 曾韬 程胜辉;元坝地区前积体勘探取得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4 文琼 正清 洪林;红参1井钻探顺利[N];阿坝日报;2005年
5 潘永胜 张智杰;西藏区调项目获多项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李静;石勘院新区勘探研究取得扎实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7 记者 刘军通讯员 张园园;辽河外围奈曼油田生机盎然[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孙胜山 肖军波 刘大伟;重装上阵 突破崮山[N];威海日报;2009年
9 赵祥兵;裕兴化工迁址地下水零污染[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记者 王志田通讯员 宋永凤;大庆采八注采五招解“栓塞”[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