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本文在地租理论及土地利用理论等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选择适当统计方法,对重庆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论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阐述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的形成和演变。土地的集约利用理论最早源于地租理论中对农用地的研究,后经大卫.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及马尔萨斯的土地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等经典理论的演变,逐渐分化独立出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在吸纳区位论、空间经济理论及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后使“土地集约利用”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
第三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目标及特点。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在对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观点,概括、总结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内涵。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利用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分析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研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目标及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
第四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认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应包含城市土地经济产出、城市土地投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城市环境集约度及城市土地发展趋势五个功能层,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共选取了18个指标层。并介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中最常用的主成份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第五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基于第四章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评价重庆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针对重庆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土地利用结构、产业升级、统筹区域布局、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机制以及规范土地市场等方面考虑,提出相应的措施及解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