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Intelligence范式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

张小翠  
【摘要】: 情报学从产生之初到不断发展,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情报学确立了一定的学科地位,拥有了自己的学科理论基础,但是对于我国情报学研究现状,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情报学作为一门科学还很年轻,不够成熟。这种不成熟体现在:情报理论研究薄弱;情报学尚无公认的研究范式;情报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情报研究方法很多从其它学科借用、移植而来,没有形成学科自身的特色;情报学研究与时代和环境的脱节等等。由此产生的直接性问题之一是:现有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虽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但似乎每种体系都带有一定的脆弱性和缺陷。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基础,学科体系对学科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情报学若想发展成为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成熟学科,必然需要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比较完整的情报学学科体系。 近几年来,情报研究中更多地与Intelligence的“智能”词义相联系。随着人们对于“情报”Intelligence历史的回顾,以及国内竞争情报的兴起所伴随的决策支持需求的迫切,越来越多的情报学者们认识到Intelligence的“智能”属性的重要性。智能(Intelligence)作为人们有效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引发了情报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本文以智能为情报学研究对象,将情报与人的智能联系起来,以情报学的问题域和方法论之一的情报过程为视角,对Intelligence范式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进行了尝试性的构建。 本文共六章,对Intelligence范式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论述。 第一章概述国内外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情况,指出以往研究中的学科指导性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明本文研究视角的独创性。 第二章指明范式理论对学科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介绍了当今存在的情报学研究范式,为本文研究范式的转移——“Intelligence范式”的提出作理论铺垫。 第三章旨在科学哲学理论中,找到学科和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展开的科学依据,即明确“什么是学科”,“什么是学科体系”以及“学科体系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从而发掘出学科体系的研究是可以从“过程”这个角度进行的,为下文证明“情报学学科体系可以围绕情报过程来展开”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将情报过程与智力的PASS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证明“情报过程本身就是智力过程”,从而得出结论“情报学的Intelligence范式是一种内在的本然的情报观”。 第五章围绕情报过程这点来开展情报学学科体系——一个过程为一个分支,每个分支下又可分为多个分支,建立Intelligence范式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 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不足之处,并对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进行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志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2 黄欣荣;论科学技术学的体系结构[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3 何立民;;嵌入式系统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年05期
4 李建伟;;论我国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J];新闻界;2008年02期
5 淡海英;;浅析嵌入式系统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J];网络财富;2009年19期
6 董永飞;;一部颇具特色的信息经济学专著——评桂学文、娄策群《信息经济学》[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17期
7 许志强;吉日莫铁;周虹;;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思考[J];情报探索;2009年12期
8 郑全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回眸和前瞻[J];图书馆学研究;2000年03期
9 王秀芝,刘飒;关于数学在计算机学科发展中作用的哲学阐述[J];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彭亚飞;;新时期情报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新特点[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11 吕桂芬;;数字时代情报学学科发展及学科体系的构筑[J];现代情报;2007年09期
12 胡沈明;熊茵;;论传播理论的现象学传统[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3 李新祥;;试论出版学的学科体系[J];科技与出版;2009年11期
14 童秉枢;;对工程图学学科和图学学科的若干认识[J];工程图学学报;2010年06期
15 王文兵;档案学学科体系浅论[J];档案与建设;2001年08期
16 李巧丽;郭齐胜;;装备仿真学探讨[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9期
17 李文娟;;共商课程设置 同谋学科发展——出版学学科体系与教材建设研讨会纪要[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10期
18 卞庆祥;;“人力资源”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列类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04期
19 李艳;赵新力;齐中英;;钱学森的情报思想与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重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20 张梅;魏豫州;胡云明;周慧;;图书馆知识管理学科的构建——“图书馆应用知识学”构想[J];图书馆论坛;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自兴;;智能控制学科体系的初步框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2 秦亚平;;试论普通心理学新学科体系的构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锦高;;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校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A];科学发展观与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长征;;《自我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与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永文;;关于旅游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傅绪哲;王守兰;;关于商品学的思考[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堂哲;;公共领域中行政的性质——兼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种新构想[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肖勇;;关于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存在及其内容体系[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9 金凤君;王成金;;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建设;施芳芳;;《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体系刍议[A];第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正荆;信息社会学研究内容、理论范式与学科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杨德钦;施工工效学原理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侯剑华;工商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建构[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毕旭玲;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传说研究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翠;Intelligence范式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严鹏程;中国环境社会学框架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曾进;多媒体设计学科体系的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4 唐炎;体育学学科体系现状考察及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丽霞;论信息法学研究模式及学科体系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蔡冬丽;论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D];河南大学;2009年
7 童宪明;体育法学的学科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丽红;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9 刘买如;关于构建体育环境学新学科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霓;论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兴起和演进[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州社科联 贺先枣;试谈建立“康巴学”学科体系的意义[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2 记者 鲍道苏 通讯员 陈捷;北科大改造学科体系实现跨越[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4 国讯;与国际学科体系兼容 收词数量覆盖面广[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肖鑫 李晋宇;二军医大60年育5万医学英才[N];科技日报;2009年
6 记者 王早霞;省第六次社科评奖成果出炉[N];山西日报;2010年
7 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周科际;完善学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N];湖南日报;2010年
8 洪蕾;建设中医治疗未病学科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武汉理工大学危机与灾害研究中心 陈安平 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 张明;应急管理学科体系需加快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韩卫红 靳建忠;专家建议设立创业学学科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