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NET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巫华芳  
【摘要】: 项目反应理论是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之一,由此产生的自适应测验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教育考试也渐渐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固定时间、试卷相同的基于经典测验理论的考试转向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自适应考试。但现有的自适应测试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型的考试,如GRE等,而高校则极少用这样的系统进行测验。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简记为CAT)是在项目反应理论的指导下,把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考试形式。CAT的基本思想是:使不同水平的被试都接受一组跟自己特质水平相适应的试题,测验时,从题库中选用与被试能力水平相适应的项目给被试作答,即对高水平的被试施测难题,对低水平的被试施测易题,对不同能力水平的被试施测难度不同的项目,因而能对所有特质水平上的被试的能力提供相同精度的测量,由此真实地反映被试的实际水平。与传统测验相比,CAT既能考虑测验跨度又能兼顾精度,做到因人施测、缩短测验时间,从而提高测验效率、测验结果更真实等,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测验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实现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CAT中的两个关键技术:选题策略及能力估计。现有的选题策略各有特点,在综合比较了各种选题策略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既能将试题的三个参数(区分度、难度及猜测度)因素考虑进来,又能让测验中的知识点分布较均匀的选题策略。能力估计没有固定方法,在对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及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贝叶斯期望后验估计方法(Bayes Expected a PosteriorEstimation,EAPE)进行能力估计,对所选择的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比较,设计和实现了一个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巫华芳;;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1年01期
2 丁金芳,李广洲,邓海山;基于Web的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设计[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年04期
3 包佃清;苏文;;3PLM下计算机自适应选题策略比较[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余嘉元;;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IRT参数估计[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曾灵秀;李然;;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理论与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S2期
6 程黄金;王永国;;基于IRT的一种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选题方法[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康平;自适应考试系统设计原理分析[J];南昌水专学报;2003年02期
8 李锃;李小平;;自适应考试系统的分级组卷模板实现[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年02期
9 陈宇;陈治平;;启发式遗传算法组卷模型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6年01期
10 冯悦;;基于IRT模型的Berkson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1 宋剑杰;;基于项目反映理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组卷模块设计[J];民营科技;2008年08期
12 王善桃;;自适应考试系统应试能力值的计算[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3 张鸿;;计算机自适应题库的建立[J];电子技术应用;2009年08期
14 张墨;;项目反应理论与计算机化自适应考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15 谭岳衡;陈列尊;周熠;;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1期
16 朱靖华;;自适应考试中试题难度的动态调整方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7 张墨;;自适应性英文水平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8 韦群锋;;一个计算机化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9 余嘉元;基于IRT和KST的网络测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0 张亚军;;构建基于B/S模式的网络考试系统[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剑冰;程陶;;项目反应理论对传统心理测验结果的分析——EPQ测验为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孙步宽;许小凤;;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人才测评软件优势与开发[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孙步宽;许小凤;;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人才测评软件优势与开发[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4 杜文久;;一种新型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高等项目反应理论——原理与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漆书青;;项目反应理论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编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王君;;项目反应理论(IRT)在标准参照测验(CRT)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绍珠;缪源;;一种新的项目反应理论模式——认知单元反应模式[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沐守宽;;CTT与IRT测量原理之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李冲;刘红云;;测量等价中验证性因素分析和项目反应理论的方法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平;丁树良;;允许检查并修改答案的CAT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圣君;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中国应征公民言语能力测验的编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谢敬聃;疼痛患者心理障碍评估的项目反应理论分析与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涂冬波;项目自动生成的小学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认知诊断CAT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业兵;两级评分自陈式量表项目反应理论分析的方法与模型选择[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路鹏;计算机自适应测试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笃勤;环境适应型评价模型及其在大学英语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潘海燕;现代测量理论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林楚华;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项目反应理论实现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辨证量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声涛;几何类比推理测验用于认知诊断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骏;矩阵完成问题的项目生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华芳;基于.NET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韵;[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苗晨;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军;一类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4年
5 刘江鹰;项目反应理论在大学英语分级测试题库建设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8年
6 常炀;自适应考试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7 李亚奇;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自适应测试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雪梅;IRT框架下的多级评分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佳;IRT框架下的多级评分模型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范明君;基于校园网的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兰璇;一份好试卷是怎样炼成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 梁育民;PETS:一个科学的外语考试体系[N];光明日报;2003年
3 新雅;基础英语自主学习平台:英语自学者的天堂[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