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化量子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
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学和经典通信的交叉学科,有着传统通信方式所不具备的绝对安全特性。在国防军事、金融贸易、政治外交等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本文所介绍的研究工作以实用化量子通信系统为目标,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并在解决某些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完成了具有实用化雏形的量子通信样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由于光纤中的偏振随机抖动,偏振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一直不被看好。本文借鉴经典光通信中偏振控制的思想,提出了利用光子计数分析单光子偏振态,然后通过压电陶瓷挤压光纤调节偏振的方法。最终实现了单光子水平下的偏振控制,并完成了长时间稳定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时偏振控制方法,利用时分复用技术将参考光和信号光在时域上分开,并通过单光子探测器不同的门延迟对两者分别探测,通过对参考光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单光子信号的实时偏振监控,最后成功的完成了长时间稳定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实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持量子密钥分发无中断的进行,有效的提高了成码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偏振编码方案的应用价值。
提出了一种实验上可行的经典编码和量子通信相结合的量子直传方案,通过将明文进行经典编码并随机添加冗余进行混合,可以实现明文在量子信道中安全的传递。最后在相位编码系统中完成了量子直传的实验演示。
为推进量子通信的实用化进程,我们研制了适用于量子通信系统并且性能优良的窄脉冲准单光子源和单光子探测器。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工作稳定的"Plug-Play"量子密钥分发样机和量子保密电话系统。其中量子保密电话借助FPGA平台完成了高效率高集成度的量子通信,实现了绝对安全的语音信息交换,这套系统为量子保密术和各种通信方式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型架构,具有了实用化的雏形。
|
|
|
|
1 |
王静端;量子通信的发展前景[J];半导体光电;2002年01期 |
2 |
;量子与量子通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0年06期 |
3 |
平生;量子通信系统设想[J];国外科技动态;1994年05期 |
4 |
宋海刚;谢崇波;;量子通信实用化现状分析与探讨[J];中国基础科学;2011年03期 |
5 |
刘玉;叶俊;王长强;;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中信号发生与处理方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6 |
刘丹;裴昌幸;权东晓;韩宝彬;赵楠;;一种可提高安全通信距离的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方案[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7 |
刘玉;叶俊;王长强;;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中的信号同步解决方案[J];光电工程;2006年04期 |
8 |
陈芳烈;;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J];百科知识;2007年14期 |
9 |
李延;;中国远距离量子通信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今日电子;2008年03期 |
10 |
张庆秀,郭孝尧,孙宝权,李树深;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J];半导体技术;2002年06期 |
11 |
徐爱胜;王建秋;胡喜飞;;量子通信安全性研究[J];科技风;2008年04期 |
12 |
韩宝彬;裴昌幸;陈南;易运晖;;偏振模色散对量子密钥分发影响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3 |
王建秋;嵇英华;余信理;;量子通信网络安全性研究[J];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
14 |
许新山;张军;陈汉武;;基于纠缠交换的第三方密钥分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5 |
赵玉芳,杨伯君,张晓光,于丽,曹轶乐,俞重远;量子通信中远程传态的进展[J];光子技术;2004年01期 |
16 |
;城域量子通信网建成 信息安全获重大突破[J];华南金融电脑;2009年10期 |
17 |
赵玉芳,曹轶乐,杨伯君,于丽;量子孤子的产生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4年09期 |
18 |
钟可君,唐志列,卢非,李凌燕;量子通信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4年06期 |
19 |
何湘初;;量子密码学的应用研究[J];通信技术;2009年11期 |
20 |
;科学家发现“无痕截获”量子通信方法[J];光机电信息;2010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