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实用化量子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陈杰  
【摘要】: 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学和经典通信的交叉学科,有着传统通信方式所不具备的绝对安全特性。在国防军事、金融贸易、政治外交等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本文所介绍的研究工作以实用化量子通信系统为目标,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并在解决某些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完成了具有实用化雏形的量子通信样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由于光纤中的偏振随机抖动,偏振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一直不被看好。本文借鉴经典光通信中偏振控制的思想,提出了利用光子计数分析单光子偏振态,然后通过压电陶瓷挤压光纤调节偏振的方法。最终实现了单光子水平下的偏振控制,并完成了长时间稳定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一种实时偏振控制方法,利用时分复用技术将参考光和信号光在时域上分开,并通过单光子探测器不同的门延迟对两者分别探测,通过对参考光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单光子信号的实时偏振监控,最后成功的完成了长时间稳定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实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持量子密钥分发无中断的进行,有效的提高了成码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偏振编码方案的应用价值。 提出了一种实验上可行的经典编码和量子通信相结合的量子直传方案,通过将明文进行经典编码并随机添加冗余进行混合,可以实现明文在量子信道中安全的传递。最后在相位编码系统中完成了量子直传的实验演示。 为推进量子通信的实用化进程,我们研制了适用于量子通信系统并且性能优良的窄脉冲准单光子源和单光子探测器。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工作稳定的"Plug-Play"量子密钥分发样机和量子保密电话系统。其中量子保密电话借助FPGA平台完成了高效率高集成度的量子通信,实现了绝对安全的语音信息交换,这套系统为量子保密术和各种通信方式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型架构,具有了实用化的雏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静端;量子通信的发展前景[J];半导体光电;2002年01期
2 ;量子与量子通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0年06期
3 平生;量子通信系统设想[J];国外科技动态;1994年05期
4 宋海刚;谢崇波;;量子通信实用化现状分析与探讨[J];中国基础科学;2011年03期
5 刘玉;叶俊;王长强;;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中信号发生与处理方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刘丹;裴昌幸;权东晓;韩宝彬;赵楠;;一种可提高安全通信距离的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方案[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刘玉;叶俊;王长强;;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中的信号同步解决方案[J];光电工程;2006年04期
8 陈芳烈;;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J];百科知识;2007年14期
9 李延;;中国远距离量子通信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今日电子;2008年03期
10 张庆秀,郭孝尧,孙宝权,李树深;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J];半导体技术;2002年06期
11 徐爱胜;王建秋;胡喜飞;;量子通信安全性研究[J];科技风;2008年04期
12 韩宝彬;裴昌幸;陈南;易运晖;;偏振模色散对量子密钥分发影响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3 王建秋;嵇英华;余信理;;量子通信网络安全性研究[J];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14 许新山;张军;陈汉武;;基于纠缠交换的第三方密钥分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赵玉芳,杨伯君,张晓光,于丽,曹轶乐,俞重远;量子通信中远程传态的进展[J];光子技术;2004年01期
16 ;城域量子通信网建成 信息安全获重大突破[J];华南金融电脑;2009年10期
17 赵玉芳,曹轶乐,杨伯君,于丽;量子孤子的产生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4年09期
18 钟可君,唐志列,卢非,李凌燕;量子通信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4年06期
19 何湘初;;量子密码学的应用研究[J];通信技术;2009年11期
20 ;科学家发现“无痕截获”量子通信方法[J];光机电信息;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元;冯世栋;;量子通信技术及其军事应用分析[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郭迎;何广强;熊锦;曾贵华;;量子纠错码及其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薛鹏;韩超;喻擘;林秀敏;郭光灿;;利用光学腔中的原子实现纠缠制备与量子通信[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赵宝奎;邓富国;周宏余;;高效稳定的DPS-QKD方案[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刘亚宁;陈涛;;生物光子发射和信息传递[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熙涵;邓富国;周宏余;;联合噪声下的光量子态保真传输与量子通信[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彭建;冯雪冬;高慧敏;杨伯君;于丽;;应用于量子通信中的1.55μm波段光孤子脉冲源的研制[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李剑;史保森;江云坤;范晓峰;郭光灿;;非破坏性的偶数粒子GHZ纠缠态识别方案[A];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C];2000年
9 张光宇;王川;王婉莹;郝亮;刘洋;马晛;龙桂鲁;;空间量子通信实验系统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杨伯君;傅艺飞;尚旭东;于丽;;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产生光孤子压缩态[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实用化量子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权东晓;量子通信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邓富国;量子通信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阎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金贤敏;远程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赵楠;多用户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丹;量子通信协议与安全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韩宝彬;量子光纤信道和相关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石国芳;量子通信中信息传输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高亭;量子通信和概率克隆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旭东;量子通信中的若干实验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钟波;基于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算法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3 文玥;量子密钥及量子密钥分配信号的同步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4 郑凯;空间量子通信中偏振跟踪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韩宇宏;量子通信中单光子探测器的研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王朋朋;多方量子通信协议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7 冯发勇;量子密码的若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万旭;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数字控制模块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王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软件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高颀;一种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科大建成世界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N];网络世界;2009年
2 郭路;我国量子通信研究取得新进展[N];人民邮电;2009年
3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世界首个全通型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建成[N];光明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量子通信走进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黄堃;量子通信也可能被无痕窃听[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耿熹;陈增兵:不会遭窃的量子通信[N];北京科技报;2008年
7 ;中国率先建起量子通信网[N];计算机世界;2009年
8 本报记者 高博;量子通信:永远解不开的密码[N];科技日报;2010年
9 记者 汪永安;世界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合肥开工[N];安徽日报;2010年
10 未进;安全无忧的量子通信[N];人民公安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