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试论16、17世纪英格兰酒馆对近代早期世俗戏剧的影响

樊玉立  
【摘要】: 本文以历史视角阐述16、17世纪,英格兰酒馆在迎来它的黄金时代时怎样发挥推动世俗戏剧发展的功能,并最终促进其走向辉煌的过程。在宗教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啤酒酿造技术的改进和国内交通条件的改善,酒馆数量迅速增多遍布各地,不仅充当商旅的客栈,还取代了教堂成为当地平民的主要社交场所和文化娱乐中心,戏剧、音乐等活动均在此频繁上演。与此同时,由于宗教戏剧消亡,世俗戏剧在16世纪应运而生,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和贵族的庇护和支持下职业演员和剧团开始出现,因剧作贴近生活台词通俗易懂而得到平民欢迎,酒馆既成为上演剧目的理想场所,还是孕育演员与剧作家的摇篮,培养出了大批热衷欣赏世俗戏剧的平民观众。全文从戏剧发展所必需的几个关键要素——演出场所,演员,剧作家,观众群切入,共分四章内容,用相关史实论证酒馆在这几个方面为世俗戏剧提供的帮助。 第一章介绍了酒馆的繁盛与世俗戏剧的产生,阐明近代早期英格兰酒馆繁盛的原因和各地酒馆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接着在第二节中描述了世俗戏剧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和贵族对戏剧的支持是戏剧得以发展的前提,随着资产阶级与下层平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戏剧拥有了一批有才华的剧作家和足够的演出市场,得到发展良机。 第二章主要从演出场所这个角度探讨酒馆对戏剧的推动,首先分析酒馆成为戏剧理想演出场所的原因,然后以当时英格兰的经济文化中心伦敦的几个酒馆里戏剧的演出情况为例,论证了世俗戏剧在酒馆里上演的合理性,第二节重点关注酒馆老板们对世俗戏剧的影响,以詹姆斯·伯比奇、菲利普·亨斯洛为例,他们担任剧团管家、经纪人、剧本管理者,采取商业化的运营手段为剧团争取到更多演出机会,使演出市场不断扩大,令剧团免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提高演出质量。第三节讲16世纪后期依靠酒馆老板的投资,英格兰第一批剧场在伦敦诞生,但因遭到市政官员与清教徒的反对与敌视,剧场总是被迫关闭,存在时间较短,演出最终依然只能回到酒馆。 第三章探讨演员与剧作家同酒馆的关系,首先介绍职业演员在英格兰的出现,他们从酒馆里的乐师、杂耍艺人身上学到不少音乐、表演技能,增强了艺术修为,酒馆里的有些杂耍艺人还演变为戏剧中的丑角演员。第二节以马洛等几个出身平民、常出入酒馆的著名剧作家为例,分析了长期的酒馆生活对他们创作的影响,酒馆里各色人物常成为他们笔下的角色原型,剧作家在这里获取创作灵感,向平民学习幽默的语言。第三节论述剧团在排戏、巡回演出的过程中得到酒馆老板提供的各种帮助,从而揭示酒馆对于演员和剧作家的重要性。 第四章从世俗戏剧的观众群这一点切入,宗教戏剧消亡后酒馆中的顾客渴望观看到更贴近生活、轻松幽默、剧情曲折的剧目,世俗戏剧的出现符合他们的需求,许多平民甚至贵族都走进酒馆成为戏剧爱好者,这些忠实观众不仅为看戏花费金钱,还帮助剧团克服被市政管理者和清教徒压迫的困境,不少人投身剧团成为演员,令剧团规模逐渐扩大,酒馆成为戏剧界的人才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佳生;;试析近代早期英国对乞讨的限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吴莉苇;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地事业》[J];史学月刊;2005年06期
3 孙燕;;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兴起[J];史学集刊;2006年05期
4 金彩云;;西方学者关于近代早期英国私人生活述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熊芳芳;;法国近代早期地方赋税体制研究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谢飘云;;请君视我《金山篇》——一曲反映近代早期海外中国工人生活之歌[J];文史知识;2011年06期
7 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J];世界历史;2006年01期
8 孙波;;近代早期意大利城市修女院文化[J];南方论刊;2007年04期
9 姜德福;;英国贵族在近代早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J];文化学刊;2008年01期
10 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J];世界民族;2008年06期
11 金彩云;;近代早期欧洲妓女问题研究[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12 邹翔;;近代早期伦敦医疗界对鼠疫的应对[J];史学月刊;2010年06期
13 邱适;向荣;;近代早期英国自由矿工及其法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4 龙秀清;;近代早期教皇的财政政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5 蒋焰;;试论近代早期英国妖巫信仰中的“听差精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1期
16 刘章才;李君芳;;近代早期欧洲猎巫运动述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7 张金翠;葛传红;;中欧历史分岔发展的悲观理论——评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古代中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1期
18 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04期
19 陈凯鹏;;近代早期西欧的瘟疫与穷人——兼论近代转型时期西欧社会群际心理与行为变化[J];南都学坛;2010年05期
20 蒋焰;;浅析近代早期英国中央政府与巫术诉讼的关系[J];世界历史;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浩俊;;中世纪至近代早期巴黎守护神问题探析——“圣热讷维艾芙崇拜”的演变、内涵及功能[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严立贤;;从洋务运动的官商矛盾看中国近代早期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滥觞[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3 吴宗爵;;世博会与上海食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4 汪广仁;;江南制造局与中国近代早期科技思想的孕育和扩散[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5《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船史分会场纪念江南造船厂建厂14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军民;石云里;;培根Sylva Sylvarum《木林集》初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吴士英;吴澍;;论丁宝桢企业创办与经营管理思想[A];全面的总结 科学的评价——丁宝桢诞辰18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山东省法学会课题调研组;;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研究[A];中国律师产业化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国;自由与法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金锋;近代早期英国书报审查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立平;近代早期英格兰苏格兰联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岳;《女巫之錘》与猎巫运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运冠;游戏与法国11-17世纪的社会演变[D];浙江大学;2013年
6 高宇轩;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晓焰;18-19世纪英国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陈志坚;情与理的交锋[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近代早期威尼斯妇女经济状况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东;近代早期英国的收藏初探[D];河北大学;2013年
3 白永亮;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中的商人及其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娟;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西欧水力坊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5 熊芳芳;近代早期法国的税收与乡村生活(1560-1715)[D];武汉大学;2004年
6 邵政达;近代早期英国殖民扩张的宗教动因研究(1485-164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D];武汉大学;2004年
8 沈琦;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婚姻取向和亲属关系[D];武汉大学;2004年
9 汪定华;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徐沁萍;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欧洲一体化背后的统一文化内蕴[N];团结报;2009年
2 黄敏兰(本报书评人);人人都是艺术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向荣;集体行动与近代早期西欧鼠疫的消失[N];光明日报;2003年
4 舒建军;“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成立[N];光明日报;2006年
5 李新宽 张淑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N];吉林日报;2010年
6 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党的文献》杂志主编 陈晋;漫论近代早期欧洲三雄之“软实力”[N];北京日报;2007年
7 维舟;看得见“风景”的英伦政治[N];东方早报;2011年
8 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导 谷裕;中国德语文学史研究新收获[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王新生;市民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N];学习时报;2008年
10 刘涛;早期中产阶级的价值理念[N];中华读书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