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和CVaR模型的我国股票市场短期风险度量的比较研究和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的金融经济体系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经济体系转变和发展起来的,金融市场体系还处在发育阶段,市场发育还不完全成熟,金融产品也远不及发达国家丰富,新的机制远未健全,法律规范尚不完善,风险管理理念、手段相对滞后。金融投资主体加强自身的投资获利能力与风险管理工作,实际上也就是发展、完善和规范金融各行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是规范投资行为,培育理性投资理念的过程,这对于中国金融行业整体素质、竞争力的提高和市场抗风险能力的加强都具有积极作用的。在客观上有利于为各经济主体的经营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宏观经济波动不至于过于强烈,使经济主体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干扰;有利于提高经济主体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各经济主体的经营发展目标。
由于高风险伴随着高的报酬,因此高报酬的操作绩效也可能是高巨额损失的预告,因此在评估绩效操作时,风险的考虑更重要。而股票市场风险作为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一块,其风险测量作为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有效性。因此,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VaR(风险价值)预测了未来可能产生的最大损失,以作为资本准备或避险策略的考虑外,对于过去,其明确量化风险的特性,则是作为绩效评估的最佳武器。VaR推出不久就受到包括巴塞尔委员会、国际清算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的普遍欢迎,现已发展成为管理金融市场风险的主流方法。国外对VaR和CVaR的研究比较成熟,计算VaR和CVaR的技术方法层出不穷,而国内的研究相对落后。随着中国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各金融机构根据国际惯例建立以VaR和CVaR为风险衡量标准的风险管理体系将成为必然。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了VaR和CVaR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短期风险波动的研究和应用。
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VaR产生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对VaR方法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概述,重点介绍了VaR计算的三大方法:历史模拟法、参数分析方法和Monte Carlo模拟法,分别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计算步骤、模型等,并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得出参数分析法的优点,然后使用正态分布参数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单一资产(选用单一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得出VaR方法在处理单一资产上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首先叙述VaR方法的优缺点及CVaR产生的背景,然后主要介绍CVaR方法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法和参数法,并结合这两种方法得到在衡量投资组合的短期风险更优化的CVaR模型,此模型是以VaR为约束条件的,这样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联系起来,接着利用Eviews5.0软件和Excel软件分析计算,使用优化模型CVaR与参数VaR法对单一资产和投资组合(选用指数组合)的比较研究,得出对于偏好风险的投资者,VaR方法是充分有效的;对于厌恶风险的投资者,虽然VaR方法有效,不过更偏向于CVaR方法,因为它对于风险处理更加谨慎。而对于投资组合的风险衡量,VaR方法受到尾部损失衡量不充分的原因无法有效衡量,而CVaR方法在度量投资组合短期风险则更加有效。
第四部分是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情况,CVaR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