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十年文献变化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热点的变化及其学科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择近十年(2001-2010年)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所收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文献《哲学原理》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作为分析样本,从文献总量,关键词检索数量,核心作者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对近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文章首先运用布拉德福定律验证了样本刊物的权威性,并分析了样本刊物本身在刊发文献方面的变化。然后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统计分析,筛选出每一年的学科研究热点,理清研究热点逐年的变化趋势,以此来预测未来发展的态势。研究发现,每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螺旋周期。在2001-2010年这十年间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主要有文本解读和中国化研究两种范式。最集中的热点研究领域主要有四个:一是人学研究在新世纪之后的大盛和迅猛发展之后的成熟。二是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研究呈现四年螺旋发展周期的特点,即三年文献量上升,一年文献量略有下降。三是关于实践问题的研究,在2006-2008年三年内文献量增幅明显,正好与马克思本人思想研究的四年周期发展相吻合。四是关于价值问题的研究文献量始终维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总量10%的水平,体现了价值问题研究的成熟性。在近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呈现出以下新特点:网络和虚拟世界逐渐被关注;对新生重大政治命题通常会有理论响应;积极应对当今的意识形态挑战;能够从学理上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研究还表明,从对文献作者的整体分析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出现了文献合作度逐渐上升,高产作者逐年变少的趋势。
作者根据所有的研究数据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做出这样的预测:由于有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哲学体系自身完善需求双方面的刺激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将继续保持旺盛势头;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完善自身体系的过程中,对以往成熟的热点会不断加以创新研究,对新的研究热点问题会不断加以发掘;未来十年人学研究可能获得新的发展支撑,“回归马克思”的思潮将继续向纵深发展,文献合作现象将更为普遍,过去十年出现的新兴研究热点将会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