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中角色结构模型的构建
【摘要】:项目学习(PBL)强调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生协作互助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项目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在小组中担任的角色和任务都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将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小组优势;如何挖掘每个小组成员的最大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往往只是注重项目学习之后所产出的成果(小组汇报、演示等),而对项目学习过程中小组内成员的角色、各角色对项目的贡献以及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过程,却鲜有人关注。本研究正是基于此问题而开展,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待项目学习,试图通过构建一个在项目学习中适合中学生的角色结构模型,来解释项目学习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并供研究者参考。
本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首先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项目学习”、“学习共同体”以及“团队角色”方面的文献,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整理和分析了项目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其次笔者访谈了四位不同学科的一线教师,了解到当前教师在开展项目学习时对学生进行分组的现状和问题。然后选择实验学校,跟踪、观察了多个项目案例,收集到丰富的实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了本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适合中学生项目学习的角色结构模型。
最后选取信息技术课程中“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实验项目,运用该角色结构模型,设计了角色的任务支架和问题支架,对整体表现不太理想的第七小组进行了干预措施,并在项目结束后对该组中的成员进行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