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劳务派遣及其法律规制探析

许虹  
【摘要】:劳务派遣是我国一个新的用工模式,由于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劳务派遣的规制,期望通过立法来规制劳务派遣由于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制度。劳务派遣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用工迅速增加,二是,劳务派遣争议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提高了经营劳务派遣的注册资本,并对“同工同酬”、“三性”岗位进行了细化,增加了对相应违法行为的处罚。然而,在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明确派遣机构的身份,也没有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作进一步规范。在此契机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目前劳务派遣用工及法律规制现状,提出一些更加具体有效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完善建议。 本文分为五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及来源,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简单介绍。 第二章,介绍了劳务派遣的定义、特征及劳务派遣的分类,并分析了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及劳务派遣所带来的利益及存在的弊端。 第三章,从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的基本情况,然后主要介绍了我国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规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劳务派遣所存在问题。 第四章,对国外劳务派遣法律规制进行了整体分析,如对行业限制,行业准入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的介绍,最后提出国外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对我国劳务派遣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第五章,最后,通过前述四章的介绍,提出了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宏岳;;浅析劳务派遣制度的利弊与完善[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8期
2 曹让宏;刘传甫;;论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2期
3 董书秋;;浅谈我国劳务派遣业的法律规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4 郭玢;;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5 韩颖梅;;浅析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5期
6 吴义太;;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创新与完善[J];商业时代;2010年27期
7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8 张敏;;中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刍议[J];理论导刊;2011年01期
9 ;当前劳务派遣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什么对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9期
10 罗海燕;;浅析劳务派遣中的派遣机构[J];大众商务;2009年14期
11 刘慧勇;;劳务派遣立法若干争议问题探究[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12 张敏;;中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刍议[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3 彭运朋;;中德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比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4 梁雪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下银行业劳务派遣制度的对策[J];浙江金融;2009年10期
15 陈惠芬;施懿铭;操铭刚;;试论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9期
16 曹晓星;;《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专节规定的思辨[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11期
17 ;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哪些规定[J];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04期
18 杨芳霞;曹钟安;邓彪;;弹性用工的安全保障——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J];前沿;2011年13期
19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应用》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二)[J];职业;2008年04期
20 俞晓婷;;论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彭涛;;对劳务派遣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资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官长春;;规范国有道路运输企业劳务工管理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婷婷;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立先;金融应急管理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朱文雁;论英国对诽谤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程伟;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4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高瑱;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8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张杨 王海燕;劳务派遣工:维权之外更盼制度规范[N];解放日报;2011年
2 陈英凤;滥用劳务派遣是对职工权益的侵害[N];工人日报;2011年
3 奚旭初;劳务派遣不是“掠夺性用工”[N];宁波日报;2011年
4 特约撰稿 周斌;百思买遣散“劳务派遣员工” 雅戈尔收回“最牛放假通知”[N];人才市场报;2011年
5 记者 李京华;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埋下隐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李维永 李洪珍;非公企业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探索[N];工人日报;2011年
7 金海燕;劳务派遣不能成为劳动保护盲区[N];农民日报;2011年
8 梁鹏 许发成;安徽邮政工会大力吸纳劳务派遣工[N];中国邮政报;2011年
9 徐妤 广东省广州市人社局;安排劳务派遣工超时加班应该如何处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10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胡高崇;劳务派遣被滥用 职工权益难保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