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量时间词语的虚指研究
【摘要】:作为时间词语的成员,确量时间词语的语义清晰易懂,在日常会话中使用频率较高。但这一类词语不是始终以其客观语义出现于汉语表达中的,有一部分确量时间词语在句中并未传达其客观语义,而或多或少略去了部分语义,这一语言现象可称为确量时间词语的虚指。本文以确量时间词语作为研究对象,从在话语中的表现形式、虚实指义的语义特征、主观性与主观量的表达、认知语境的影响、习得与教学等方面对其虚指用法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章节分布如下:第一章综述目前学界对时间词语的界定和不同词类或表达的虚指研究,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以及本文对确量时间词语虚指的界定,并对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做了简要说明。第二章首先分别解释与虚指相关的几个概念,并总结确量时间词语虚指的表现形式;其次,借助“突显观”解释确量时间词语虚指义的突显原理,再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确量时间词语的虚指语义特征和实指语义特征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确量时间词语虚实指处在一个虚指-实指连续统中,讨论确量时间词语的虚指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第三章首先从主观性功能、主观性程度和主观量三个方面分析确量时间词语虚指的主观性,将主观性功能分为主观性描述功能和主观性信息功能;确量时间词语虚指的主观性程度存在于主观-客观连续统中,可借助“主观性程度标准”判断其主观性程度;同时确量时间词语虚指在话语中带有主观大量色彩。其次,确量时间词语虚指的模糊性可分为语用模糊和修辞模糊,二者既有区别之处也有重叠部分。从修辞来看,确量时间词语以虚指的方式表达模糊性,加以夸张、对偶和比喻等可能的修辞格修饰,表达具有一定效果的主观性。由此可知,模糊性与主观性是相关联的,主观性使“人”参与了模糊性表达,模糊性为主观性的信息取舍提供了空间。第四章从认知心理视角探讨话语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对确量时间词语虚指的影响,再结合目的原则分析说写者的目的表达与接收,最后通过注意机制的运行原理分别解释母语为汉语者和汉语学习者对确量时间词语虚指的习得情况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第五章总结全文的研究结果及观点,并对本文的不足之处做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