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

宋春阳  
【摘要】: 本文是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具体解决策略是以内涵逻辑理论为指导,吸取训诂学精华,通过提取词的抽象类义来把握名词的语义结构,以达到使汉语语义分析和解释形式化的目的。论文具体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关”、“木”、“刀”、“车”、“手”、“书”等单音节词的语义结构,初步建立了含处所义、材料义、部分义、人造物义以及符号义等词的语义结构模式,并以此来分别解释说明这些名词跟其他名词的语义组合结构、句法搭配以及所受语义限制。通过内涵特征来解释纷纭复杂的汉语语义,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汉语名词语义组合规律的思路和方法,可为中文信息处理提供新的理论支撑,解决单纯统计方法不 能解决的问题。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 论述研究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选题的目的和解决策略。汉语属语义型语言,没有形式标记,因而需要语义知识的建设。当前中文信息处理单纯使用统计方法的存在不足,基于语义规则的方法具有可观的实用价值。汉语语法学界和计算机界在名词的性质、定义和分类及功能上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有关"名+名"的语义研究也亟待加强。本文选题的目的是通过名词语义结构以及结构各成员间的搭配关系分析,建立“名+名”的语义组合模式,为机器切分、语义理解提供可形式化的规则。这可解决同形词的语义识别、多项NP语义结构分析、未登陆词的语义理解等等。分析了以往优秀的语义学研究成果,特别是吸取了义素分析法和训诂学理论的合理内核, 创造性地提出了内涵特征和叠置原理、类义抽象解决汉语语义问题的策略。 第二章主要是建立内涵逻辑理论框架并用于词语语义解释和理解。文章首先定义了词、词义、概念、内涵、外延及相互关系。运用集合理论解释了概念内涵之间、外延之间的各自的关系。认为名词是指称实体的词语项,实体包括物理实体和抽象实体两类。名词具有内涵性质即语义特征,提出了"定义特征"和"情景区分特征"两个概念,并分析了名词定义特征的构成要素,介绍了"定义特征"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论证了概念的内涵特征组合规律,解释了特征的层级性和方向性对句法组合的限制,以及两个名词的内涵外延组合方式。分析了概念内涵义和外延义与词类的对应问题,认为内涵特征算子是名词取内涵义的标记。最后讨论 了具体语境中的有指与无指问题,指出理解语义离不开情景和上下文。 第三章主要论述抽象类义理论。文章首先探讨了汉语的基本单位、词的概念,由此引出要依靠叠置原理来作为词表收词的标准。进而提出运用抽象类义理论应对汉语语言单位界限不清、大量的多义词以及兼类词的语言事实。论述了抽象类义的原则、方法以及与内涵特征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由语素义求取组合义的争论症结,认为处理内涵特征构词要区分频繁结构和非频繁结构,注意吸收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分析实例建立汉语名词语义结构的模型。文章首先确定了选取例词的范围、依据。基本分析方法如下:首先通过收集相关辞典对例词解释,指出词典收词和释义存在的问题并对辞典中词的义项进行归并,然后提取抽象类义、确定定义特征及分析构词的内涵特征,并排出例词的语义特征表,最后验证语义特征组合规律。以此来分别解释与名词有关的句法搭配以及所受语义限制。文章具体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关”“木”“刀”“车”“手”“书”等单音节词的语义结构。 第五章是运用内涵逻辑理论对名词谓语句分析,论证名词谓语句的性质、分类,具体分析了名词概念间的关系对句法位置的限制,并加以形式化的规律总结。 第六章是总结。总结本文的研究特点、理论意义、提出后续研究方向和拟要解决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仝国斌;动态句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孙绍红;中日同形类义词差异的类型[J];日语知识;2001年01期
3 张玉华;俄语教学词典的新路——评《俄语词汇基础》[J];外语学刊;1993年05期
4 张洪娟;;同义语和类义语[J];日语知识;2008年06期
5 付志坚;日本语の类义语に关ょゐ一考察——“大切”“大事”“重要”の相■连点につぃて日语近义词“大切”“大事”“重要”异同小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虞恢;牛年话“牛谚”[J];日语知识;1997年05期
7 齐广军;俄汉分类语义场对比[J];俄语学习;2001年06期
8 魏达纯;《颜氏家训》中的并列式同义(近义、类义)词语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6年03期
9 怀宁;表类结构:X型的类义与性质[J];汉语学习;1996年05期
10 杨丽华;;谈谈现代日语中的同形词[J];考试周刊;2008年05期
11 冷铁铮;;日语类义语的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年03期
12 谭学纯 ,朱玲;一个类义熟语群的综合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04期
13 侯国姿;常用名词类义语误用例分析[J];日语知识;2003年12期
14 孙萍;谈类义语的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5 刘丽华,刘余馥;类义语教学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年03期
16 杨蕾;关于日语类义词使用上的几点体会[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年03期
17 吾一;“しがない”及其类义词[J];日语知识;1996年03期
18 赵玉柱;‘耳贷’及其类义语[J];日语知识;1998年08期
19 郑述谱 ,邢慈娥;《俄语多功能词典》编后记[J];中国俄语教学;1990年01期
20 冯峰;九十年代的“若者ことぼ”[J];日语知识;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春阳;陆汝占;方向红;;基于类义抽象的汉语复合词义的求解模式探索[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吴哲;;双语类义词典的语言学基础及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邓洪波;;中国书院都是大学吗?[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4 宋春阳;;从字到字组的语义解释模型[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5 张亮;尹存燕;陈家骏;;基于语义树的中文词语相似度计算与分析[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6 戴玲真;;从《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看语义场理论在分类词典编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方向红;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5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莹;日语类义动词语义差异的认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张巧云;《诗经》对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计飞;参构语素为实体名词的类义并列双音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郭象相;《齐民要术》复音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侯磊;汉字字义与四字成语结构规律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林进展;试论汉语词义系统的类别层级性及其实现[D];厦门大学;2007年
7 秦东红;《朗文英语联想活用词典》两版间关键词对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云英;现代汉语问类动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9 蒋韬成;论现代汉语中的对称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欧阳晓芳;《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动词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未来电信网间互联如何管制?[N];人民邮电;2004年
2 张维荣 罗崇明;复兴乡计生工作深得民心[N];白银日报;2006年
3 续俊旗;电信网间互联纠纷的商业解决路径[N];中国信息报;2004年
4 黄金明 岳军;试析执行中拘留措施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00年
5 朱志经;《学记》:教学方法的论述[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巴吉拉斯·拉尔·达斯著 刘钢译 张丽萍校译;技术性贸易壁垒[N];国际商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姚敏;解析环境权[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8 刘永耕;量词“样”跟“种”的区别[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9 李大庆;“绿色未来丛书”写给小读者 吸引成年人[N];科技日报;2001年
10 刘未鸣;捐赠也要讲成本[N];人民政协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