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程度副词研究
【摘要】:从汉语副词的研究情况来看,汉语方言副词一直不被研究者重视,是副词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从南通话的语言事实出发,概括了相对完整的南通话程度副词体系,并对狭义的南通话程度副词进行了分析探讨。目的在于探求狭义的南通话程度副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本文首先概括了相对完整的南通话程度副词体系,然后找出与普通话不同的而在南通话中特有的程度副词即狭义的南通话程度副词,并根据它们的句法功能和来源,将它们分为两组分别加以讨论。一组是绝对(极高级/过量级)主观程度副词“没魂、没根、嫌、很”,另一组是绝对(次高级)客观程度副词“交关、蛮、老、稀”。本文运用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这两组南通话程度副词进行了句法功能、语义、语用的全面分析。在共时分析外,本文还注重对南通话程度副词的历时探讨,力求寻找到南通话程度副词的本源以及对其语法化过程能有所解释。同时,本文还就南通话程度副词的语法特征展开了方言间的比较研究,比较了南通话与北方方言以及吴方言中的相同程度副词的不同用法。重新确定了南通话程度副词“没魂”、“没根”的程度量级,揭示出“没魂”、“没根”、“嫌”、“很”功能上的特殊性,以及功能上的互补现象。探讨了“交关”、“蛮”、“老”的语法功能、特点以及与吴语的渊源关系,此外还对南通话中特有的程度副词“稀”进行了全面分析。
本文通过对狭义的南通话程度副词的历时溯源和共时分析比较,发现南通话中常用的方言程度副词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在语法功能上存在着差异,同时,因为南通地处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汇处,所以南通话程度副词在使用中也呈现出这两种方言的交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