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脆弱性评估

王康发生  
【摘要】: 沿海地区既是我国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集聚中心,也是自然灾害易发和频发区域。基于中国沿海1989年至2008年台风风暴潮增水数据、SRTM3 DEM数据、2009年县级行政区数据、2005年100m土地利用栅格数据、2003年公里GDP和人口数据,进行了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中国东部沿海台风风暴潮脆弱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法得到海平面上升值,回归分析法得到风暴潮回归周期和相应潮高,高程面积法得到风暴潮土地利用淹没图,地统计法得到各高程内被淹县市土地利用面积、被淹人口和GDP。研究结果表明:(1)到2100年,我国海平面上升值约为1m。海平面上升不仅使最风暴潮增水值上升,而且缩短了风暴潮重现期,届时65年一遇的风暴潮增水可能变为13年一遇。这对海岸防护工程产生严重威胁。(2)我国的三个主要风暴潮脆弱区分别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浙北沿岸和苏北平原沿岸地区、莱州湾及黄河三角洲和渤海湾与辽东湾地区,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广州市、东莞市、南通市、泰州市、苏州市、扬州市、盐城市、连云港市、莱州县、东营市、滨州市、天津市、盘锦市、营口市是最为脆弱的17个县市,也是今后台风风暴潮重点预防地区。(3)被淹各类土地所占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农田、水域、建设用地、森林、草地和荒漠,其中农田、水域与建设用地的面积占绝大多数。(4)加高加固我国沿海现有防潮设施的选择是应对中国沿海相对海平面上升防护对策的核心,其中珠江和北江入海口三角洲地区、长江沿岸的长三角地区、莱州湾及黄河三角洲和渤海湾与辽东湾地区的防潮海堤是今后加高加固的重点地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建设高标准的防潮海堤是首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大勇;;谈海平面上升中的人类同情心指向[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希彬;孙晓燕;王世福;叶风娟;李玉杰;李秀艳;;天津近海潮汐特征分析(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01期
3 陶常飞;亓发庆;刘燕平;鞠春雨;曲伟;安丙杜;王方旗;;双台子河口浅海相粉土承载力特征[J];海岸工程;2011年02期
4 ;Nature[J];科学中国人;2011年13期
5 汪凌勇;黄龙光;;破解谜题: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Ⅱ)[J];科技导报;2011年16期
6 曾进;;亟需提高的“海岛意识”[J];珠江水运;2010年11期
7 高峰;;它们即将消失……——气候变暖导致世界地理大变化[J];青苹果;2010年07期
8 希尔达·布兰科;玛丽娜·阿尔贝蒂;袁晓辉;王旭;操毓颖;刘晓斌;王春丽;;通过城市规划建构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2期
9 苏晓禾;;当地球热得不适合人类生存[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9期
10 黄鹤;;美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02期
11 张经;;关于陆-海相互作用的若干问题[J];科学通报;2011年24期
12 ;阿拉斯加冰川加速溶化 海平面上升比预期要快[J];大众标准化;2002年08期
13 王伟财;;警惕青藏高原上的冰湖溃决洪水灾害[J];大自然;2011年04期
14 卫奇;;“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J];化石;2011年03期
15 车安宁;;“温室效应”——也许是个“天大”的误区[J];飞碟探索;2011年03期
16 ;破解谜题: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Ⅲ)[J];科技导报;2011年17期
17 张包生;赵秀梅;张喆;马刚;王莉;;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务之急[J];北方环境;2011年05期
18 马莉;李涛;王蕾;;由淡水到海相碳酸盐岩层序的沉积演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9 ;解析极端天气——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七期[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20 余宏伟;;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农家科技;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许世远;俞立中;陈振楼;;上海地区多灾害综合风险情景模拟与对策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段晓峰;许学工;;天津滨海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评估[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冯潇;;勾勒变化的海岸——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风景园林设计[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葛珊珊;李倩;张韧;洪梅;周爱霞;;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的潜在影响与风险评估[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5 项素清;;舟山港台风风暴潮的分析及预报[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郁彰;白瑜生;;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灾害性影响[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7 陈可锋;季小强;李鑫;;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潮波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陈建新;;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及趋势[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李志龙;陈子燊;;广东海平面变化趋势与海平面上升对水位极值分布推算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张金善;李鑫;章卫胜;;渤海风暴潮引起的流场变异特征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兴如;重点区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与灾害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2 杨桂山;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1年
3 颜梅;全球海平面变化的热力学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陈可锋;黄河北归后江苏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过程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8年
5 纪芳;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洋动力灾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6 李志龙;华南岬间海湾沙质海岸平衡形态与侵蚀机制[D];中山大学;2006年
7 刘羿;南海珊瑚环境地球化学记录与全球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陈美香;北太平洋、东海黑潮及黑潮延伸体海域海平面变化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胡蓓蓓;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加飞;扬子地块西南缘中元古代—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背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康发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脆弱性评估[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红艳;基于GIS的辽河三角洲潜在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子为;国际气候移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萧艳娥;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自然脆弱性评价——以珠江口沿岸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华;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塔娜;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上海市水源地供水安全风险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葛建忠;风暴潮数值预报及可视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牛海燕;中国沿海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东波;黄河三角洲刁口叶瓣海岸的侵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黄静;沿海重要港口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庆石;辽宁省30年来海平面上升100毫米[N];中国海洋报;2009年
2 记者 陈瑜;抑制海平面上升 “地球工程”不是妙方[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郑菲 通讯员 杨志鹏;抑制海平面上升“地球工程”非妙方[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海平面上升或致多个岛国消失[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产品研发部主任 刘克修;进一步提高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能力[N];中国海洋报;2011年
6 孔岩 编译;两千年来海平面上升快与温度升高有关[N];中国气象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洪宇;海平面上升会突然加速吗?[N];辽宁日报;2011年
8 记者 高原;本世纪末海平面将升1米[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许闲;警惕海平面上升威胁 保险业当未雨绸缪[N];中国保险报;2011年
10 陈志龙 刘烈;海平面上升威胁“珠三角”[N];中国改革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