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

朱锦平  
【摘要】: 专业口译教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西方开展以来,一直与外语教学划清界限,提出口译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口译教学训练和提高的是口译技能,外语能力是学习专业口译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反观当下中国的口译教学实践,仍然存在以外语教学的手段进行口译教学的做法,也存在将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等同起来的认识。为了对口译能力和外语能力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已有的口译能力研究主要从专家-新手对比范式的角度出发,鲜见对口译技能发展过程和路径的实证研究,而口译中的语言问题研究基本围绕译语方向性和同传教学中的B语提高,没有将把对口译能力和外语能力的考察同时纳入研究视野。本研究遵循实证研究的思路,将外语能力和口译能力结合起来加以考察,针对现有研究中的空白点,在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核心概念界定后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会议口译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以一年级组的入学考试口试为研究起点,通过合适的测试手段考察两组人处于交替传译学习的不同阶段的口译能力和外语能力。对外语能力的考察通过雅思模拟测试的方式进行,而对口译能力的考察则通过双向交替传译测试。一年级组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进行一次雅思模拟测试,二年级组在学期初进行一次雅思模拟测试;一年级组在学期末进行双向交替传译测试,二年级组在学期初进行双向交替传译测试。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年级组前后两次雅思模拟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一二年级组在雅思模拟测试中各项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两组人的双向交替传译测试成绩之间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对两组学生双向交替传译表现的具体分析表明,其主要差异在于对主要信息的翻译量上;对主次信息的有效甄别上;在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有效程度上;在译语表述中对译语监控策略的有效性上;以及在源语信息密集或逻辑结构复杂时的准确完整性上,而这些无法通过提高外语能力得以提高的口译专有技能也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专业口译教学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本研究通过对一年级组在入学考试复述表现和期末交替传译表现的对比发现,与入学考试时的表现相比,一年级组倾向于在期末交替传译测试中出现了更多抓取主要信息,以及译语监控和协调方面的问题,B语表现与入学考试复述中的表现相比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说明从未经过专业培训的“自然口译”向专业口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任务类型和技能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在初期的技能学习和磨合过程中面对更专业化的演讲和更高的技能要求会出现更多的问题。相比而言,二年级组已经完成了对交替传译阶段口译技能的磨合和调试,因此在口译技能和策略运用方面与一年级组存在明显差别。交替传译阶段口译能力的发展呈“U”字型路径。一二年级组在单语交际语境下的外语表现基本相同,但是两组人在口译交流语境下的B语表现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不能将外语能力和口译能力划等号。 本项研究是对专业口译教学语境下口译能力和B语言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的首次尝试。作者采用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视角,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对会议口译学生交替传译阶段口译能力和语言能力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初步结果对专业口译教学和外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此外,论文中也总结了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雪;宁中年;;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丽娟,麻秀丽,任志鹏;外语能力评定与考核机制的改革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2期
3 韩桂茹;;语言文化教学与外语素质教育[J];文教资料;2006年04期
4 李泽娟;王娟;;论翻译是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周思繁;;依托网络资源提高图书馆员的外语能力[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6 张义;素质教育与外语能力的培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张红;外语能力的培养要与时俱进[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8期
8 尹立;;浅谈俄语报刊阅读课中的言语能力的培养[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5期
9 陈健;;双语教学若干问题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01期
10 刘安洪;张安律;何念;;外语能力的心理结构分析及教学应对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1 张修海;刘宏伟;苏广才;汤宏群;;从基础英语及专业英语教学到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3期
12 孙承荣;外语环境与外语能力习得效率的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13 王哲;;议外语与政治经济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4 侯明慧;刘丹;;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初探[J];海外英语;2010年09期
15 胡迎燕;李丽华;;论背诵式语言输入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J];网络财富;2010年18期
16 李俊波;武淑玲;;外语培训行业建设带动廊坊现代服务行业国际化发展方略探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7 王华丹;;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谈国家安全对外语能力建设的需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8 吴祥符;;谈提高外语能力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年03期
19 陈佑林;论外语能力的培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0 张航;素质教育与外语能力培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西平;;简论中国国家外语能力的拓展[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王建勤;;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赵树凯;李文兴;;浅谈精品课程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吴文英;蔡祖南;;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引智干部的必备素质[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5 鲁子问;;试论外语规划[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尚小奇;;从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对比研究浅析口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红兰;张相林;;人才分类与国际人才培养视界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思考[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振民;;科技创新与人才素质研究[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于凤芹;崔宝同;燕庆明;;信息时代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几点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 世界语学会[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虞文婷;交替传译中自我监控机制与自我修正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杨柳燕;交替传译学习者英语口译产出的流利性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苏伟;本科阶段口译能力发展途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胡凌鹊;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波;汉语能力标准与欧洲及加拿大语言能力标准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王彩霞;中国留学生与东道国国民交流的焦虑与不确定性[D];山东大学;2008年
3 麻丽莉;专用平行语料库在提高学员军事翻译能力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何蒙蒙;交替传译模拟会议对口译教学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叶敏;口译教学中交替传译的动态过程与笔记训练[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术军;促进学生外语能力提高的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小伟;交替传译中的口译失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雷云;符号使用与交替传译准确度的关系[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9 熊玮;交替传译的认知研究及其对口译训练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杨略;交替传译的认知过程与认知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派两会记者 李东;全国政协委员茹克叶·穆罕默德:提高矿业人才的外语能力[N];中国黄金报;2010年
2 尚军;外语能力不足挡住欧盟企业赚钱路[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刘利民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从外语能力到数理性认知学习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王攀;邮展讲解员之我见[N];中国集邮报;2009年
5 车宏亮;为学生减压,英要取消中学外语口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咏梅;IT人才培训新目标[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7 王语;找工作 网上流行测身价[N];贵阳日报;2006年
8 于丽雯;考生埋头迎高考 家长热衷问就业[N];无锡日报;2008年
9 张丽娜;唉!费那么大劲学外语,好像就为职称考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付相伦 于庆恩;English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N];中国水运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