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英语写作反馈模式的效能评估研究

吉乐  
【摘要】:中外学者对二语写作的教师反馈已经进行大量的研究,但大多局限在反馈作用机制,反馈效果等相对窄小的层面,而在教学实践中,某种反馈模式的最终效果还取决于更多的方面。尤其从教学效率的角度来看,仅仅孤立地评估哪种反馈模式的效果最好是不够的,需要结合反馈模式的教学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比如短期效果较好的反馈形式可能在反馈效率和长期效果上并不突出,如何能综合反馈形式评估的各个方面并将不同要素进行量化和计算,最终得出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指导,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在二语写作的前期研究和教学效率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反馈效能的概念,运用系统工程评价原理对其要素进行了大概的界定,并通过实验论证了反馈效能评估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本论文设定了4种反馈模式作为反馈效能的研究对象: ①无反馈(O),不进行任何反馈,直接请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 ②错误具体位置划线(U),教师对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部分进行下划线提示,但不做任何说明; ③划线+符号提示错误类型(U+S),教师对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部分进行下划线提示,并用符号说明错误类型; ④划线+符号+学生互改(U+S+P),教师对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部分进行下划线和符号提示,并请学生相互修改之后返还原作者。 实验结果显示,每增加一个反馈信息刺激,学生的改正率和确定性都有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却不成比例增长,且程度较高的学生在提高数据上有先急后缓的趋势,而程度较低的学生相对较匀速。 1)反馈长期效果追踪实验 该部分实验历时16周,上述实验对象被随机分到对照组组(O),划线组(U),划线+符号组(U+S)和划线+符号+互改组(U+S+P),历经7次相同作文的练习和不同形式的反馈以及反馈后修改的任务。最后由4位教师在经过培训和保证信度的情况下对80位学生的第一次和第七次作文的初稿进行整体打分和错误统计,同时研究者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和键盘记录软件,对学生作文的电子文本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最后将电子数据和教师统计出来的错误数结合,分别确定两次作文中学生在写作准确性,流畅性和复杂性3个方面的客观标准的差异,并和整体打分一起作为长期效果的考察要素。结果显示,所有反馈模式组的学生都在第七次作文的整体得分上有显著提高,但程度较低学生的得分提高幅度要明显高于程度较高学生,且程度较高学生在划线组(U)的提高最多,程度较低学生在划线+符号组(U+S)的提高更多。 2)反馈时间实验 借助软件的便利,4位教师在实验全程进行的两种反馈模式(U和U+S)所花的时间都被记录下来,为了消除作文长度带来的干扰,平均时间以秒计算并除以平均字数,得到单位文本所消耗的反馈时间。结果显示U+S反馈模式的时间多于U反馈模式,对程度较低学生的反馈时间要多于程度较高学生。 3)反馈信息准确度实验 为了测量增加反馈信息的同时对反馈信息的准确度有何影响,4位教师被要求在常态下用两种反馈模式(U和U+S)对相同文本进行反馈,然后经过讨论确定20个错误,再用确定的标准测量对两种反馈模式的准确度进行统计,结果同样按学生类型和错误类别进行分类。结果显示U+S反馈模式的准确度要低于U模式,对不可处理错误的反馈准确度要低于可处理错误。 4)反馈倾向性调查 不包含实验对象的两个同年级的研究生班级和包括实验教师对象在内的16名英语写作教师参与了调查问卷,对本研究设计的4种反馈模式进行两两比较倾向性打分。结果显示教师最倾向的是划线反馈(U)而学生最倾向的是划线+符号+学生互改反馈(U+S+P)。剩余模式的排列顺序则一样,按照反馈信息的增加而倾向性增加。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模式排列顺序上一致,但是具体权重有细微差别。 最后将上述实验和调查数据按照学生类型和错误类别两大变量整合到建立好的反馈模式评估模型,并运用多层分析法(AHP)得到两组可供对比的结果。 1)按学生类型分:推翻了零假设。对程度较高学生来说,效能最高的反馈模式为划线反馈,而对程度较低学生来说,则是划线+符号+互评。说明学生程度越低需要的反馈信息刺激越大。 2)按错误类别分:证实了零假设。对不同错误类别来说,反馈效能评估结果没有差异。但是结果不能排除是由实验缺陷造成的。由于统计手段不足和实验成本较高的原因,本研究没有对教师反馈时间按错误类别分别统计,所以两组模型都使用了相同的数据,虽然适当降低了时间要素的权重作为弥补,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对结果产生了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处理错误消耗的反馈成本更高,在这方面学生的进步也和可处理错误有差别,所以应该需要不同的反馈模式。 本研究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1)在二语写作的反馈与习得理论方面,通过反馈效果实验验证了输出假设和写作过程理论在外语写作中的作用,证实了提升学生对输出错误的注意的间接反馈,可以显著地促进中介语向目标语转换。 2)在教学效能方面,通过建立反馈效能评估模型,增加了对反馈模式考察的维度,更全面地探讨了反馈教学综合成效的各层次要素,为反馈教学研究开拓了新思路,也证明将系统工程理论结合到有效教学和外语写作反馈中的尝试是可行的。 3)在教学指导方面,通过不同学生类型和不同错误类别的划分,将简单笼统的教学模式细化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选择。 通过启发性的思路和可复制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探索出一套高效能的交互式写作教学模式,并有益于促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龚晓斌;;英语写作教学:优化的同伴反馈[J];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2 贺亚丽;辛力红;;同体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英语教师;2010年01期
3 刘文;;情感因素在写作反馈模式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1年01期
4 石丹;;大班英语写作教学反馈模式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6期
5 吴林;;论从反馈角度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能力[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陆烨;;浅谈二外写作教师应当如何面对同伴反馈教学模式中的问题[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7 崔金枝;;过程写作法视野中的教师反馈[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5期
8 朱秋娟;;教师反馈机制的应用研究——应用于写作教学[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金利明;周雪英;;谈不同反馈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奕;王小兰;;论基于Blog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多元反馈模式[J];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11 李俊芬;;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教师反馈策略模式初探[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12 安丰科;张文瑜;;对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反馈的几点思考[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3 韩建侠;;教师反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14 郑浩;;大学外语课堂中教师维护学生“面子需求”的策略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5 卢艳华;;互动反馈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16 邱晓爱;戴忠信;李杰;;同级融合式反馈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17 杨苗;;中国英语写作课教师反馈和同侪反馈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2006年03期
18 王欣欣;;教师反馈——英语课堂和谐互动的关键[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年01期
19 高歌;;过程写作教学中的同侪反馈理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0 丛波;;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反馈环节的理性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琪;罗小兵;龙凤雨;王忠军;;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现场技战术分析反馈模式的构建与应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朱静辉;;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与老年人赡养——以皖北薛村为个案的考察[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户红卫;;老年人如何处理好新时期的代际关系[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玮;熊跃;吴文展;黄卫华;王宗礼;程介克;;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监测单个细胞释放前后形貌[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华冰;刘建业;熊智;;联邦自适应滤波在SINS/北斗/星敏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曹小丽;牛林;武素香;刘朋朋;;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氢的电催化氧化[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廉串德;;心理测验结果的反馈对教师领导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邱恺;吴训忠;陈天如;魏瑞轩;张宗麟;;基于融合量测预报器的联邦滤波故障检测方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李康;;从复合空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冯玲;茹文亚;许小峰;高海军;;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后运动模式异常的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乐;英语写作反馈模式的效能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康岚;反馈模式的变迁:代差视野下的城市代际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3 韩帅兵;扫描电化学显微术构建酶微米结构[D];山东大学;2008年
4 范成杰;代际失调论:对江汉平原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一种解释[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云峰;基于混沌的密码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胡毅;炎症因子与膀胱癌发生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7 周向东;图像数据库检索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吴菲;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语法错误反馈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宏霞;混沌技术在现代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10 王颖;教师反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作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又;两种教师反馈对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谓语准确性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胡梦蓉;不同的教师反馈方式对英语写作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3 赵丽丽;从交互理论视角看教师反馈与学生注意及其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苏亮亮;高中英语课堂教师反馈与师生互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鑫;中外教师反馈话语对课堂互动影响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可;关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反馈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家驹;一项关于同学反馈及教师反馈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写作中的作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路路;教师书面反馈和学生反馈之反馈:个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朝阳;教师反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孙凌;论教师反馈在学生对混合虚拟语气语言形式注意中的作用[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海记者站 周武军 方敏;宁海循环经济成全国五大模式之一[N];宁波日报;2005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肖国元;“政策信号”的正解与误读[N];证券时报;2008年
3 刘英;家庭呼唤有责任感的男人(三)[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谁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N];中国老年报;2001年
5 杜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当代孝道蕴含何种内涵[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洪兵 通讯员 张静文;解读费孝通[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7 宋秋茗;斯隆榜样:善于安抚受挫员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记者 陈国超通讯员 陈捷;在和谐氛围中逾越利益冲突[N];珠海特区报;2007年
9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晓力;中国家庭与幸福:接力模式,还是反馈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文涛;让经营决策更加明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