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收入效用和消费效用的替代:行为系数的分析和测量

Monastyrnaya Alisa  
【摘要】:本论文是关于收入效用和消费效用的替代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对行为系数进行初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对这一学术话题进行初步探索的同时,也希望能藉由此项研究,促进该领域的后续推进。 论文第一章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成果和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其中也特别讨论了行为经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主要参考文献与行为经济的主要理论作了分析;第三章讨论了调查问卷设计的目的和过程,调查阶段与调查对象;第四章描述了新调查问卷设计过程,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基本结果分析并讨论了中俄两国人民对预期损失和风险态度方面的行为差异;第五章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性别、婚姻、年龄等因素的显著性问题、行为系数关于环境的敏感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六章讨论了行为系数在经济模型中的应用;第七章进一步讨论了本论文得出的结论和对行为系数后续研究的重要性。 传统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从消费角度来处理收入效用,认为人们获取收入时的快乐来自于他未来的消费,不过实证研究表明,很多人的快乐不是发生于消费环节,而是当自己财富增加时效用水平就会上升,且存在着行为经济学家发现的损失规避心理。当然,消费环节确实会影响效用水平,但现实中存在的消费环节的效用与收入环节的效用,是否存在某种稳定的替代关系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一分析,所讨论的行为系数,就是导致一定程度效用变化的消费金额与相同程度效用变化的收入金额之间的比例。 论文的主要结论是:1.性别、婚姻、年龄、国别这几个因素对行为系数没有显著的影响。2.行为系数对不同环境设定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并且行为系数呈现边际递增特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利华;试析消费效用最大化[J];财金贸易;1995年01期
2 曾小彬;商品价值论新探[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孙阳;;民间金融微观基础的经济学分析——基于轮转基金的文献综述[J];经济评论;2009年02期
4 闵亚哲;任翔;;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的实证研究[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5 肖知兴;面子与决策[J];IT经理世界;2003年12期
6 Renee Kim;张峭;潘月红;;对转基因食品在日本消费者中认知程度和偏好的分析[J];农业展望;2006年11期
7 李斌;;谈创新对产品多样性及消费效用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7年32期
8 卿前龙;欧阳逸川;;房产的消费效用与客户群[J];房地产导刊;2003年11期
9 王延章;冯长利;;模糊消费效用函数及其初步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年06期
10 ;投资广告的理想时机[J];金融与经济;1987年02期
11 杨承霖;;缺水地区农村饮水供给模式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12 金玲玲;;用“电梯使用效用比”解决均摊问题[J];现代物业(新业主);2005年02期
13 郭威;新家庭经济学与生育行为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1986年S1期
14 龚明;商业经营要重视效用管理[J];中国商贸;2000年12期
15 王秋媛;杨瑞成;刘坤会;王军;;考虑存贷利差的最优消费与投资组合问题[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16 王平平;;价格双轨制下的消费效用分析[J];当代财经;1990年07期
17 马谦杰;整体商品的模型:多维商品向量[J];经济论坛;2000年18期
18 王光臣;吴臻;;部分信息下期望消费效用最大的优化问题[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08年03期
19 傅志远;如何设定印象价格[J];信息网络;2005年01期
20 周汉臣;钟赟;;奢侈品——消费区分的效用分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元兴;王靖;;空間價值之評估[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陈桂云;潘德惠;;某地区国民经济最优增长与控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翟德华;陶立群;;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选择决策模型理论研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柴效武;;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售房养老模式中的运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5 张方;傅书勇;王曼;杜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用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6 邵宜航;;混合经济内生增长模型的动态分析——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优增长问题的探讨[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7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张立新;王雅林;;我国高等教育消费面临的困境及其突破[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牛艳;费为银;陈超;李淑娟;;在机制转换金融市场中带有红利支付的最优消费投资问题研究[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陶美重;强侠;;论学生在高等教育消费中的权利[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亮;校企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丽萍;个人碳消费的外部性和可选择的治理方式[D];辽宁大学;2011年
3 刘小可;基于学习行为的投资项目个体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艾解清;双边多议题自动协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新全;城市群卫星城市区驾驶者出行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登兵;基于信息和理性的博弈均衡实现途径及其效率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张林兰;电子市场中的双边同步自动协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旭;信托关系中的受托人努力程度、总福利与注意义务[D];山东大学;2012年
9 丁传明;考虑保险的最优消费、投资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郑亚楠;展望理论框架下情绪驱动忠诚的动态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onastyrnaya Alisa;收入效用和消费效用的替代:行为系数的分析和测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刘光明;消费效用视角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景珮;连续时间金融框架下的人寿保险需求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王方飞;基于消费效用的北京家电零售业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5 易昊;不完备市场实物期权消费效用无差别定价[D];湖南大学;2009年
6 冯兆丽;基于改进对偶分解的智能电网实时定价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龚盼芸;基于效用优化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军龙;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动态频谱分配与共享[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范雪峰;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立体型综合用地地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真军;基于习惯形成偏好的最优投资消费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长虹;构建合理的消费伦理[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 谢平;赈灾捐款的经济学分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本报评论记者 徐宁;“无车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N];嘉兴日报;2011年
4 冯维江;劫富济贫与天下为公[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方建武 徐成贤 姜烨;文化因素对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6年
6 易宪容;难道房价上涨金融才能安全?[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蔡若愚;任志强VS易宪容[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戴斌;饭店标准与质量预期[N];中国旅游报;2001年
9 魏天飞;未来十年世界药用包装发展趋势[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谢平;让每个人都受益[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