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学习则伴随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与发展。要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解决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育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要从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模式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其目标是帮助学习者考虑并重视影响他们学习的各种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特点和学习环境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学习效果更好,并使学习者能够承担对自己学习的责任。”
本论文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内部认知与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对其元认知学习策略、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其自主学习及其在自主学习中动机策略的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自主学习的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建构缺失”状态对教学和学习所造成的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以此达到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实施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创造出和谐、愉悦的互动学习气氛,以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个性化学习,从根本上消除学习的被动因素和被动局面。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当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满足他们不同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只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教授给学生。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也认为,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学生学会或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对新知识重新编码理解,形成自己的新知识。学生可以明白自己的知识是如何建构的、自己对新知识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是呈现积累性的,主张目标定向的学习。知识既不来自学习的主体(学生)也不来自学习的客体(环境),而是来自两者的结合。学生通过建构自己对事物的现象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使已有知识信息与其他信息相互关系,在保持已有知识信息的同时,能够处理并理解新的知识信息。因此,积极主动的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学习。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获得所希望的成果时,学习才是成功的。学习的目标形成于学习过程之中,与学习过程中真实任务有关,在学生和教师、教学内容、学习环境的互相作用里产生。在变化发展的学习过程里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利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完成任务达到最终目标,并评定自己在达到目标中取得的进步。
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有所转变。教师应扮演六大角色:学习引导者、目标确定者、资源提供者、学习促进者、困难帮助者、成效评估者。他们对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本文认为,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其元认知策略及其在学习中的应用、培养其自我监控能力与自我评估能力,并在教学中创设不同学习途径、倡导互助合作式学习、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等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内部认知,培养与发展其内部认知的自主能动性,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论文的主题定位上进行创新。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是在论文理论运用方面进行的创新。使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强,更具有学术价值。三是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上,认为学生的创新性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性转化为创新能力,这样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总之,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师应建立并强调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推进各种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运用多种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学会自行构建知识的意义,学会学习,学会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