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行动教学法的应用及其在中国高校法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摘要】:交际教学法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法之一,它颠覆了此前应用的其他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以“交际能力”为核心概念,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藉此开拓了教学的新篇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随着教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交际法的缺陷逐渐暴露。其中备受诟病的一点,就是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文化性。鉴于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洲理事会提出了“行动导向”的概念,亦即行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并没有根本差异,但是区别仍然存在。行动教学法保留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但提出交际是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学习的目标,因为学习者是社会主体,需要完成社会行为。从广义上说,欧洲理事会出版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在保留交际教学法的同时,推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以回应此前针对交际教学法的质疑。
在中国,外语教学法也备受重视,针对教学方法、方式和实践等方面所做的研究也颇多。在交际教学法引入中国之后,中国外语教学界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讨论和实践。尤其在英语教学领域,更是硕果累累。相对而言,法语教学界在此方面较为沉寂,相应的研究较少,体系化不强。对于新兴的行动教学法,相关的探索也不多。但如今,随着人们不断强化语言的社会文化性,我们也应当在教学中更为重视交际教学法和行动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行动能力。
本文基于个人对中国法语教学研究现状的思考和理解,对交际教学法和行动教学法的理论进行了体系化的论述,对其在中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构建了交际和行动教学法的应用模式,探讨了该模式在中国高校法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提出并强化了理性折衷主义思维模式,即交际和行动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实证性的调研对我们所提出的论点进行了验证,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提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