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
【摘要】:奥斯汀在他的《如何以言行事》一书中曾经说到:“完整语境中的完整言语行为事实上是我们最终唯一所要阐明的语言现象。”从奥斯汀做出上述论断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但可惜的是在这四十多年中这一简单而又极其完整的真理却一直没有得到言语行为理论家(包括奥斯汀本人在内)的重视。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把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面,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和成事行为,三者缺一不可。但是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把重心放在施事行为的理解上,言语行为理论本身甚至可以说与施事行为理论同义。但是这种一边倒的研究状况根本无法体现言语行为的全貌。本文作者认为,对言语行为的分析应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囊括所有的三个层面,尤其是成事行为层面,因为说话人使用言语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义和意图,更是为了影响听话人从而达到某种(或某些)交际目的。
虽然奥斯汀认识到对言语行为的研究应该在“完整的语境”中进行,但是以奥斯汀和塞尔为代表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走向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研究。要研究语境中言语的运用,成事行为对语境最为敏感,因此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
言语行为理论家并没有想到要把研究领域深入到语篇层面,但是国内外的语用学者均意识到了这一理论应用于会话分析的潜力,这方面的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间断过,本文亦是就此论题所进行的一些探索。本文作者重新探讨了成事行为这一概念,提出了互动言语行为分析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对语篇分析的研究中来,其解释力在对语篇的连贯,尤其是会话中序列连贯性的阐释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本文正文涵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解决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问题。作者简要介绍了描写言语交际的几种模式——语码模式、推导模式以及本文所持的
An Interaetive SPeeehActAPProachtoConversation
互动模式,并指出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一种目标驱动的、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
第二章旨在对奥斯汀和塞尔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及前人将这一理论应用
于会话研究实践的成果做一简要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经典言语行为理论
存在的主要缺陷:对语境因素及成事行为的重视不够。
第三章是本文理论建构的主体部分。作者试图对经典言语行为理论进行重
构,提出一个能够弥补上述缺陷的互动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以语境中的言语
行为为研究对象,重新探讨了成事行为及其相关概念,认为说话人的成事意图
是交际者之间的互动、协调的枢纽,并据此将交际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四章探讨互动言语行为模式在会话研究中的应用。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应
的分析框架,指出了会话研究的单位;语境分析作为说话/听话人表达/理解与
互动的必要一环,在该框架中也得到了体现;目标发展描述了说话人和听话人
在交际过程中(无论是直接交际还是间接交际)针对说话人成事意图的互动与
协作。
第五章旨在阐释互动言语行为模式对会话序列内在连贯性的解释力。该模
式可以更好地揭示相邻对、插入序列、旁侧序列及前置序列体现的连贯关系,
对话语分析学家认为不规则的会话序列也能够提出较为令人满意的解释。
关键词:互动言语行为模式;成事意图;会话研究;序列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