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条龙英语测试体系
【摘要】:面对着中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哑巴英语’’现象的尴尬局面,上海外国
语大学校长、语言学专家戴炜栋教授于2001年在‘‘中国北京英语教学国际研讨
会”上提出了建立大、中、小学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改革构想。同年颁
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将从小学三年级直至高中三年级
作为一个连续的有机体,设定了统一的目标要求,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的教、
学和测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本研究即是以“一条龙”的整体构思为指针,着重探讨了在教育的三个关
键期(小学末、初中末及高中末),如何把先进的语言测试理论和教学理论与中
国学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科学
有效地建立一种适应学习者特性的、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准则参照性测试框
架和理念。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中小学阶段中教和考、考
试设计和方法等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中国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测试还存在许多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就是:过去一二十年中,中国的大
规模英语标准化测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如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TEM和针对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CET考试。然而,对这些测试进行研究时的对象多为大学
生或社会的成人学生,而对于认知能力、心理思维等都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有
别于成年人的中小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者的测试研究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
我们应该对于相关领域展开研究,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非常重要的大
中小学的衔接阶段。
根据相关的外语学习和心理认知等理论,作者进而对比分析了儿童学习者、
青少年及成人外语学习者的不同特点,特别是跨越了青少年早期、中期和晚期
的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外语学习者在生理、心理、认知能力、语
WP=12
言学习水平、思维、注意力水平、情感(动机和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同时,语言测试的理论研究也告诉我们:‘‘语言测试的成绩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受试者的语言能力,二是测试方法的特征’’Bachman(1990)。即考生的考
试成绩不仅取决于其语言能力而且受到有不同策略能力的受试者本人的特点、
考试手段和方法的影响。
在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如何兼顾
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建立既衔接又呈螺旋式上升的c一条龙,
测试体系的指导原则、框架,通过对测试目的、测试结构、测试方法、任务类
型、考试规则、材料选择、评分、成绩报告等方面的分析详细论述了在此框架
下“测什么,”和“怎么测”的问题,并设计了考试范例。
最后文章提出了在中小学乃至大学阶段创建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双重
评价体系,并与大学英语测试进行结合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外语教学和评估
‘一条龙’的后续研究方向。
虽然本论文是建构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测试、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青
少年特征等领域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之上,但本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上
探讨,尚需实践加以验证。作者希望通过探讨建立适应教学本质的测试体系,
力争使其对教学产生积极有效的反拨作用,并推进中国的外语教学朝着更加高
效的、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