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摘要】:
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一直是个争议性的话题,对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人们多将其归咎于把过多时间花于语言形式教学上,曾有位应用语言学家如此之说:我们英语没教好是因为语法教得太好了。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曾一度面临两大困境,一是传统教学法缺乏吸引力,调查显示语法教学效果差,教师和学生普遍对语法教学不太满意;二是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受到忽视。当人们发现交际法下的学习者语言准确程度普遍较差,就又将注意力再次转向曾一度被忽视的语法教学了。语法教学在大学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我们大部分的学生实际上语法是没过关的,如果完全不教或少教,很难使学生英语水平获得更大的提高。教的话,学生又觉得没必要,似乎那些规则又都知道。这就造成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不清楚大学英语语法要不要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是把语法单独列出来教,比如开设语法课、在精读课上讲解语法点还是认为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或完成任务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语法、内化成了语言能力的一部分。目前的语法教学处于相对自由状态,缺乏教材、课时、质量的保证。当然,不管是外语教学研究人员还是第一线的外语教师都没有否认过对所学目的语语法掌握的必要性,而且教学实践证明语法教学的效果好大大有助于整个外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试想,假如学生的语法水平层次低,那什么交际活动都进行不下去。基于对目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特选取建构主义作为研究的视角,试图证明参与某一具体学习活动交流的学生是如何通过互相搭建脚手架,以讨论探究的形式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法结构。
建构主义最早是出现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现在已被教育界广为应用,研究者们认为,教育研究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和学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扩展深化了教育理论的研究,并有效地指导了各门学科的教育活动实践,被认为是引导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时髦和富有成效的范例”。建构性学习克服了传统学习中对知识的表面、孤立、机械的学习,与我们目前迫切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协作性的人才的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本文以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研究的大背景,以前人的相关研究为参照,以提高语法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同步发展为宗旨,以建构主义理论,尤其是其中的活动理论、媒介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研究的支撑点,针对我们的大型问卷调查、访谈和学生书面作业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六项原则,建立了语法教学模式,并以虚拟语气的教学为教学实例对我们的研究观点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说明。
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论述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是正在进行并不断深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语法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改革都会对语法教学产生影响。此外,还对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都一一做了介绍。第二部分是文献述评。回顾了语法教学的历史演变,对二十世纪90年代后语法教学研究的新动向、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现状做了述评。第三部分从建构主义、语法和语法教学这三块展开了论述。重点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支柱:建构主义的活动理论、媒介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第四部分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学生书面作业的分析。问卷调查涉及上海两所高校,江西一所高校,三所高校性质不一样,被调查的师生数量合计711人,最后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最核心所在。针对调查访谈所发现的问题,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提出了六大语法教学原则,并在原则的指导下建构了语法教学模式,对其三个阶段的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一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贡献和不足,指明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