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影视作品翻译研究

朴哲浩  
【摘要】: 本课题由绪论、影视作品特质研究、影视语言特性研究、影视翻译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影视翻译策略研究以及结语等部分构成。 绪论(第一章)部分首先界定“影视”、“影视作品”、“影视作品类型”、“影视剧本类型”等与影视翻译研究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所谓“影视”是电影与电视的合称,而“影视作品”是指业已制作完成的影片与电视剧,包括其完成台本(通称剧本)。“影视作品类型”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故事片与电视剧。本课题的研究只限于以配音片为对象的影视翻译。“影视剧本”种类多样,其功能也各异。影视剧本通常可分为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和完成台本等类型。随后概述我国俄语影视作品的译制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影视翻译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客观简要的述评。 对影视作品特质的理性认识是影视翻译研究的必要前提。基于这种认识,本课题专辟一章(第二章),从影视翻译的研究角度出发,对影视作品特质进行较系统的探讨。影视作品特质问题涉及繁多、复杂非凡,本课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深入、系统地加以论述。本课题要做的只是将影视作品特质中与影视翻译研究关系密切的部分分离出来加以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讲,影视作品特质包括影视作品本质特征和总体属性两大方面。影视作品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艺术”与“商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对立。总体属性包括大众文化娱乐产品属性、综合艺术产品属性、文学属性、时代性与社会性、跨文化传播属性等。本课题将大众文化娱乐产品属性确定为影视作品的本质特征。对影视作品特质的阐述可为影视语言特性、影视翻译策略以及影视翻译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打下良好基础。 在探讨影视作品特质的基础上,本课题利用一定篇幅专门讨论影视语言特性问题(第三章)。因为对影视语言特性的阐明是解决影视翻译策略和影视翻译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必要前提。本课题创造性地指出,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互为各自存在的条件。它们合二为一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影视语言。确定影视语言的有机整体观之后,本课题总结归纳出影视语言的如下六种特性:互补性、简洁性、通俗性、个性化、民族性以及时代性。其中,互补性是影视语言的第一特性。 只要明确影视语言特性,影视翻译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影视作品的翻译单位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本课题首次提出,影视作品的翻译单位是指用来寻找、确定原文在译文中的对等物的最小言语——画面单位,它包括话轮——场景画面和相邻语对——场景画面两个主要层面。多数寻找、确定原文在译文中的对等物问题,可在这两个主要层面上得以解决。除影视作品的翻译单位问题之外,“影视翻译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一章(第四章)中,本课题借助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影视作品特质以及影视语言特性,还阐述影视翻译的性质和任务、影视翻译原则、影视翻译标准等。 “影视翻译策略研究”一章(第五章)中,本课题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并结合具体的影视翻译实践,将影视翻译策略归纳为基本策略、归化异化策略、功能对等策略、语言风格策略、口型策略、第六策略等几种。这些策略中,每一个策略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另外,以上几种策略中的某些策略之间难免存在界限不清、相互交叉的现象。例如,从广义上讲,归化异化策略可视为基本策略的一部分;第六策略中的有些现象属于归化异化策略等。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各种策略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除此之外,以上几种策略中的有些策略,诸如基本策略、归化异化策略、语言风格策略等,也可以用于传统文学(小说、戏剧等)翻译之中。显而易见,这是由影视作品的文学属性所决定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前者离不开对画面语言的参照。需要强调指出,以上所有影视翻译策略均离不开对画面语言的关照。 结语部分首先总结本课题所阐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影视翻译研究(?)译学研究领域中前景极其广阔、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垦的“处女地”,许多问题,诸如影视翻译批评,影视翻译的再创造,译者风格,影视翻译与修辞等等,均有待探讨、解决。影视翻译研究的前景虽美好、广阔,但研究难度也不言而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简丽;谢红秀;;英汉影视翻译中的修辞问题[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杜磊;;来自中西“音画世界”的翻译邀请——《英汉影视翻译实用教程》评介与思考[J];外语与翻译;2017年04期
3 梁碧滢;;影视翻译的符号互文性[J];文教资料;2017年17期
4 赵玉宏;;影视翻译与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J];青年记者;2016年35期
5 李斌;;影视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6 肖艳君;刘佳林;;翻译伦理视域下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翟莲;;论汉英影视翻译中不同文化意象的处理[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年03期
8 王雪莲;李新新;;近十年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综述[J];校园英语;2017年02期
9 王云燕;;中国影视翻译研究20年回眸[J];科学中国人;2015年36期
10 肖维青;彭文青;;语言杂合、文化译介与课程建设——全国首届影视翻译研究论坛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11 耿维峰;;外文影视翻译中的文化表征论[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5期
12 赵践;;中国的影视翻译:挑战与机遇——回眸全国首届影视翻译研究论坛[J];文艺争鸣;2013年06期
13 刘婧;;专业与学术结合,从边缘走向前沿——《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评介[J];中国科技翻译;2013年03期
14 王荣;;基于项目的影视翻译教学设计[J];台州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5 苏广才;;影视翻译趋势分析[J];电影评介;2008年06期
16 李新新;;中国的影视翻译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7 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18 ;全国影视翻译研究论坛征稿通知[J];东方翻译;2012年04期
19 董海雅;;影视翻译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电视字幕翻译规范:基于超语言文化所指的研究》介评[J];东方翻译;2012年06期
20 ;全国影视翻译研究论坛征稿通知[J];外语电化教学;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伍雪菲;;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影视字幕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2 夏雨;;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影视字幕汉译[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周晓扬;;从电影字幕翻译探析译者的核心及拓展素养——以《国王的演讲》为例[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4 周晓扬;;浅析影视英语翻译的特点[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虹光;影视翻译中的权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楚一;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影视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吴爱丽;影视翻译中的交际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丁肇华;浅析影视翻译中字幕翻译策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牟丽;影视翻译——再创造的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瞿艺洁;法国影视作品汉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6 万然;论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影视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蒲凌霞;影片《我们之间的战争》翻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5年
8 尕藏卓玛;试论影视剧本的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宋宇凤;动态交际过程中的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10 古丽曼(Glman);影视剧《老牛家的战争》汉译哈台词翻译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程佳;影视翻译:重视差异性 巧用相似点[N];中国文化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王德华;设立中国—东盟影视翻译中心[N];云南政协报;2014年
3 严敏;关于外国影视翻译之探讨[N];文汇报;2006年
4 周天媛;影视剧走出去莫被翻译“卡住脚”[N];光明日报;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