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在英汉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翻译走的是一条跨学科移植的途径,即借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描写和解释翻译实践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这一研究途径为我们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本文就是从主述位理论视角出发,特别是借助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汉语篇翻译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旨在积极探求主位概念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作用。
文章结合实例,根据Halliday划分的三种主位类型,即:简单主位、多项主位和小句主位,从语态、内部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对英汉语的主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文章指出英语中的主位大部分都能在汉语中找到相似的类型,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它们的主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英汉主位的异同,作者提出了几种英汉转换的方法,即以人物充当话题、通过主位的对比、以时间和地点状语充当主位以及汉语中的外位语和话题。同时,通过实例论证,论文认为英汉语篇翻译中存在着合理的主位错位现象和不合理的主位错位现象。鉴于主位是小句作为信息传递功能的重要概念,它是信息传递的起点,有时还代表信息传递人的交际主题,因此作者认为译者应充分重视主位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尽量避免不合理的主位错位,适当使用合理主位错位,使译文不仅在概念意义上与原文对等,而且在信息结构上也接近原文。
最后,作者从小句和语篇层次探讨了主位对语篇衔接和连贯所起的作用。指出主位不仅有助于理解源语言、区分句子的细微差别,同时主位的展开模式还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原文作者的目的以及思维发展,从而更好的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