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结构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
【摘要】: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几次大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世界金融业对金融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于是国外学者开发出了一系列定量测定和管理信用风险的模型,信用风险结构模型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这些量化模型为国外金融机构防范现代信用风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了WTO和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在定量测定和管理信用风险方面亟待提高,本文研究的目的正是希望通过对信用风险结构模型理论方法的考察和实证研究,为我国金融机构在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方面提供一点参考。因此,本文对信用风险结构模型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将Leland-Toft模型应用于我国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本文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Merton模型,Longstaff-Schwartz模型和Leland-Toft模型三个最具代表性的信用风险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对这三个模型的区别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给出各模型计算预期违约率的数学公式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国内对信用风险结构模型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