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审核与监管制度研究
【摘要】:自1979年我国在日本设立第一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时算起,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一直在低水平发展,投资流量较为稳定。但从2003年起则快速增长,2010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03年的24倍,几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增长速度为49.9%。2010年则在2009年的历史最高位上继续实现了21.7%的快速增长。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排名第五的国家或地区。
我国在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权重仍然较小,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只占世界总量的1%,虽然08年中国的投资流量翻了一番,但是仍不能改变中国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结构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对外直接投大量流向自由港和离岸中心。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流量和存量合计分别达到了70%和75.5%,香港地区遥遥领先,占到56%和62.8%。二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主要地位。2010年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存量占到了总量的66.2%,但对外投资的国有企业数量只占到了总量的10.2%。可见国有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大户”。
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几个较为引人瞩目的问题,首先境外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不让人感到满意,甚至境外国有资产已成为中国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渠道。据2007年商务部的一项统计称,69%的境外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其次我国流向自由港和离岸中心的大量投资有很多最后以返程投资的形式回流境内。这一现象虚增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和引进外资的数额。
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审核与监管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控制监管手段。审核与监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事后监管应当看做是事前审核的延续,而完成审核之后并不表示大功告成,一了百了,仍需要持续监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审核与监管法制从对外直接活动开展之初就陆续出台了一些部门规章。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这两年的快速增长,一些制度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审核与监管法制发展与演变为主题,结合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审核与监管法制近几年的改变和仍需进一步完善之处做了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章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审查与监管制度的现状与不足;第三章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审查与监管制度的借鉴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