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及其消解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城市的诸多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城市环境中垃圾数量的增多成为了治理过程中的顽疾。尽管中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问题表示出高度的重视,且对于城市垃圾的防治和处理拿出了积极应对的态度,中国政府在环境政策的执行问题上依旧十分被动。深入基层治理的底层,社区作为一个能够联动政府主导、社区自治、市场协同和居民参与的基本单元,在环境政策执行的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以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为点,切入环境政策执行中公众参与度低下的问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以协同治理与社区参与为理论基础,结合对江中社区居民访谈的分析,揭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梗阻问题,并在原因剖析的基础上,为增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提出优化路径。本篇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的研究背景,通过城市社区垃圾数量激增与垃圾分类、处理情况滞后的矛盾现象引申出垃圾分类政策在城市社区中推行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不同学科视角的文献研究,剖析垃圾分类政策在中国城市社区中执行困难和执行不力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了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创设及其激励机制,从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的创设背景入手,揭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的内涵,并以此论述其激励措施。第三部分是案例的具体分析。选取上海市松江区江中社区作为个案研究,根据笔者实地走访和与江中社区中12位垃圾分类志愿者、2位社区拾荒者和1位未进行过垃圾分类居民的访谈来解析江中社区居民在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亮点及不足。第四部分承接上文,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通过从社区居民在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象征性合作、选择性执行和形式性认同三个现实情况,揭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表面化、局部化和停滞化的内在原因。第五部分是对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如何增强有效性的对策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社区案例的借鉴和本文引用的江中社区的有效做法,从增强垃圾分类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政策管理者的政策执行力、健全垃圾分类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构建执行垃圾分类的多元主体四个方面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