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来自CHFS的微观数据
【摘要】:在国际上,家庭的投资行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前来研究,金融学研究的主要领域除了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之外又新加入了对于家庭金融的研究。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中,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家庭的可支配资产也越来越多,家庭的投资观念已经由过去简单的银行固息保值向投资增值转变,同时,金融市场上股票、基金、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等种类不断发展,给家庭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家庭在多元化的资产选择中也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安全性保障已经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重点;家庭进行资产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确定将是降低个体投资者风险的关键,关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选择也有了更深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发现,国内关于家庭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的选择大多数是从个体的情况或者家庭整体的财富等为立足点来研究,并大多数停留在描述性统计的阶段,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确定以金融知识和家庭金融市场参与为主要研究对象,验证金融知识通过赋予家庭投资者更好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来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度;其次,在金融知识之外,选取风险态度作为第二大变量引入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研究中,研究其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将金融知识和风险态度的交叉项作为第三大变量引入,以此来衡量金融知识对风险资产的配置研究和金融知识与风险态度之间的交叉影响。在数据选择上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向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申请2013年的调查数据来加以研究,实证分析方面,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分值加总法两种方式来构造金融知识指标。其次,关于风险态度的度量问题上,文章参考了调查问卷中关于该问题的调查结果,依据受访者的回答将他们的风险态度分为三个等级,并据此分析各等级的投资者的金融市场参与广度和深度。借助Probit、Tobit模型,重点考察金融知识、风险态度及两者交叉项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情况的影响。得出结论,金融知识水平越高的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度和家庭金融资产占比都越高;风险规避程度越低的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度越高,相应的资产占比也越高。最后,依据实证结果,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以个体家庭为立足点看各因素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的选择对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影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来考虑金融市场的完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