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体育期望价值及情景兴趣调查研究
【摘要】: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始终无法提高,深层原因是青少年学生缺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未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意识具有能动性,所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价值、激发青少年对体育课的参与兴趣成为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以青少年学生为切入点,也是目前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最可行的途径。本研究是在体育课的背景下,利用基于5E教学模式的教案进行教学,历时一学年。通过调查学生在使用实验教案一学年后对体育课的期望价值和情景兴趣与按照上海市课程标准上课时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价值和情景兴趣,比较其差异性,来分析以概念体育为理念的“5E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实验课程实施前,选取上海市15所普通中学,从这15所学校中的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班,每校共三个班级,共计148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的体育期望价值、体育课堂情景兴趣。实验课程实施后,选取15所普通中学中的6所中学,并按同样方法从每校抽取三个班级,共计540名学生。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分析两次调查中上海市中学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及体育课堂情境兴趣的差异性。实验前后各发放《中学体育期望价值量表》1481份,实验前后分别发放《中学体育情景兴趣量表》540、200份。统计结果如下:1上海市中学生在经过一学年“5E教学”实验教案的学习后,对体育课的期望值与使用实验教案前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性。就期望价值各因素分开来比较,除内部价值因素前后差异性不大以外,其他四因素在使用“5E教学”实验教案后与接受实验课程前相比都有显著的差异性。2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及学习侧重点不同,不同性别学生成长特点不同,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体育课期望价值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3上海市中学生在经过“5E教学”实验教案的学习后,体育情景兴趣与实验教案进行前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性。而且,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在每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性。4通过对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体育期望价值及体育情景兴趣的调查,得知:学生的体育知识能力得以增强,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点增高,获取的即时乐趣增多。所以,基于“5E教学”的实验教案对增强学生体质、强化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积极的作用,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可以在上海及全国其他城市推广。
|
|
|
|
1 |
李小伟;中考体育大变脸[J];人民教育;2001年05期 |
2 |
陆建林,华静;对高校体育考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
3 |
杜少武,陶子成,胡建鸿,邵梅珍,吉莎丽330006;大、中型体育考试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年11期 |
4 |
文烨;高校体育考试改革探索[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
5 |
党炳康;中招体育考试的效益及改革方向[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6 |
初永和;高校体育考试改革的构思[J];辽宁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
7 |
李舜薏,熊锦平;高校体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
8 |
陈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
9 |
张选民;高校体育课考试作用与方法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10 |
曹定汉;素质教育与体育考试并不对立[J];教育与现代化;2002年04期 |
11 |
欧平;构建有创新特色的高校体育学科教育[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12 |
王永华;谈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
13 |
徐金尧,张夏榕,蔡福良,何丽华;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实验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4 |
杨波,庄丽坤;辽宁省部分城市初中升学体育加试对体育课影响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6期 |
15 |
宋亚炳;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探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6 |
李龙正;;体育领域的诚信危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
17 |
易剑东;休闲体育三论——兼论中国当前休闲体育的几种倾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8 |
万琼;武汉市2003年中考体育考试指标的判别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9 |
王和平;李路通;;从需要角度论影响大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转移的因素[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20 |
章玮;;对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现状的调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