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体育赛事对参与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居民健康和居民幸福感的感知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上海社区体育与参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上海社区体育赛事是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研究它与居民幸福感关系作用机理,对于提高上海社区参与居民的幸福感水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咨询相关专家、查找相关文献选取社区体育赛事对参与居民幸福感作用机理的测量指标(社区体育赛事特征、社区参与居民感知利益和居民幸福感),设计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回收问卷,对搜集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获得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分析,进而对上海社区体育赛事与参与居民幸福感关系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上海社区体育赛事个体特征对提高参与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程度为0.508,尽管它们的显著性由于统计的复杂性不能进行精确量化,但是上海社区体育赛事个体特征在社区参与居民幸福感中扮演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2)上海社区体育赛事组合特征与参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是显著的,影响程度为0.498,与上海社区体育赛事个体特征相比,影响程度较弱,尽管由于统计的复杂性可能存在误差,但其组合特征对提高参与居民幸福感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上海社区体育赛事的举办使人们产生了个人利益,其个体特征每增加1单位数量,上海社区参与居民的个人利益就会增加0.565个变化单位,上海社区体育赛事组合特征每增加1单位的数量,社区参与居民产生的个人利益就会增加0.392个单位,在其影响程度方面,上海社区体育赛事的组合特征要大于社区体育赛事组合特征。(4)上海社区体育赛事能够通过产生的个人利益提高参与居民的幸福感,上海社区体育赛事产生的个人利益每增加1单位的数量,参与居民的幸福感就会增加0.646的单位,上海社区体育赛事能够产生个人利益,而社区参与居民的幸福感随着社区体育赛事产生的个人利益的不断增加,其产生的幸福感不断凸显。(5)上海社区体育赛事不能产生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与参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无显著性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上海社区体育赛事利益相关数据无公共因子,表明人们对上海社区体育赛事能够给社区带来利益的看法以及社区利益能够提高参与居民幸福感的观点具有不一致性。结合上述结论,本研究从提高上海社区体育赛事的办赛质量,增加参与社区参与居民利益,提高参与居民幸福感水平的角度提出,举办适合居民参加的运动项目;根据社区参与居民需求设置赛事运动项目;将居民利益目融入到赛事运动项目中。
|
|
|
|
1 |
李力研;重视社区体育 扫除封建迷信[J];体育文史;2000年04期 |
2 |
葛文,张芸;试论高校在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和地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
3 |
王蒲,苗大培,余丽华,晓敏;我国社区体育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J];体育文史;2001年01期 |
4 |
顾渊彦,何元春;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建设[J];体育学刊;2001年02期 |
5 |
高维岭;进入新世纪,抓住新机遇,实现我省社区体育跨越式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
6 |
陈雁杨;香港社区体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
7 |
郝斌,刘安清,甘宏玲;武汉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
8 |
马雪蓉;浅析社区体育[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9 |
吴树斌,李建国;澳门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0 |
陈青;《社区体育的理论与实践》读后感[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5期 |
11 |
郭晶,林晓华,邱晓莲;对社区体育工作几个关系的分析与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2 |
魏争光,杨建设;中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3 |
邓壁娟;试论新形势下中国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
14 |
张瑞存;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5 |
唐立成;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功能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
16 |
李云鹏,李云龙;社区体育的内涵、特点及其发展的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
17 |
庄容,尹敏;重视社区体育 提高生活质量——无锡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及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
18 |
樊炳有,陈立,周勇;温州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J];温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19 |
王良民;域外社区体育之审视[J];浙江体育科学;2002年05期 |
20 |
王锋,许惠玲,许仲槐;社区体育的起点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