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

莫再美  
【摘要】: 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着体育不断演进,体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成为本论文的研究缘起。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经济与社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越发享受到了丰硕物质财富与现代化带来的极大便利,同时,也难免受到现代化对身心的异化与侵袭。现代化的“双刃”作用催进了人们对精神生活、健康生活的重新求索,对身体健康与休闲体验的诉求逐渐成为新的时尚理念,体育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价值重新显耀光芒。当今,我国业已进入老龄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下,从休闲体育的视角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晚年幸福生活进行研究,尤其对经济尚欠发达却怀有强烈体育休闲需求与愿望的西部老年人的休闲体育行为进行探索,达到“不求‘锦上添花’但成‘雪中送炭’”的目的,是时代赋予的紧迫任务,也构成本研究的宏观背景。 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依据 人口老龄化和大众体育休闲化背景是本论文研究的现实依据。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使家庭结构和老年人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以休闲体育活动为手段,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强烈追求康健的欲望具有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社会发展为城市老年人参与休闲体育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条件。 1.2研究目的、意义 城市化和老龄化日益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以休闲为视角研究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探寻符合老年群体休闲体育发展的模式,为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并为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 本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休闲体育理论体系;(2)实践意义――指导休闲实践和提高老年休闲体育质量;(3)社会、文化意义――诠释体育文化与休闲的完美结合。 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研究思路 本课题属于以特定年龄层群体日常生活方式中的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研究的逻辑思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理论奠基和研究视角,以休闲体育为究主线,研究老年人的休闲体育发展,分析制约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指导老年人休闲体育科学发展,提升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开展研究工作。 2.2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收集资料,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3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3.1研究内容 本文以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依存的社会宏观环境、相关行为理论、广西城市老年人的休闲体育行为特征、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广西城市老年人的休闲体育行为发展模式、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为研究内容。 3.2研究成果 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 3.2.1较深刻地分析了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特征: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广西本土体育文化的民族融合,休闲体育活动方式具有显著的亲缘、族缘等民族特色;休闲体育活动减轻了身体疲劳,缓解了孤独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了愉快的心情,提高了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延年益寿。 3.2.2深入分析了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支撑;构建了广西城市老年人民族性和地域性浓郁的休闲体育行为模式理论;从价值观保障、政策与法规保障、经济与物质保障以及地方和民族特色保障等方面构建了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4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4.1研究结论 4.1.1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休闲体育成为广西老年人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 4.1.3广西城市老年人的休闲体育文化是民族融合的文化,又具有浓郁的民族性特征; 4.1.4政府主导下,自主性、民族性鲜明的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发展模式; 4.1.5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须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保障系统。 4.2论文创新点 4.2.1深刻分析了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的民族性特征,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及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社会和谐,经济繁荣,体现了研究内容的创新; 4.2.2揭示了广西城市老年人亲缘、业缘、地缘和族群等休闲体育活动结伴形式特征,体现了活动形式的创新; 4.2.3构建了以目标、体制、观念、内容、形式、消费、效果、支持系统等要素和结构优化组合的休闲体育行为模式,体现了模式构建的创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永策;林明鲜;;城市老年人朋友交往与孤独感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5期
2 唐炼;杨海琴;程风;;城市老年人晨晚练点锻炼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年04期
3 石岩;;关于我国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激励模式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1992年02期
4 朱壮志,王锐;论城市老年人健身活动与亚健康[J];辽宁体育科技;2003年06期
5 马忠丽;;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王小波;;试析老年教育对城市老年人的心理补偿[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06期
7 姜玉贞;论整合型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付敏红;;影响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因素及对策——以南宁市老年人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9 陈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10 刘文娟;;老年产业在中国发展的迫切性[J];地理教育;2008年06期
11 井莉;;影响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因素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2 侯志阳;;城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3 王锐;我国城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4 刘贺;长期秧歌舞练习对城市老年人心境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15 台恩普;;加速人口老龄化的南非[J];老人天地;2005年03期
16 钱鑫;姜向群;;中国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06年05期
17 龚俐;;浅论城市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01期
18 王淑英;张文利;;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现状与发展策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9 张五平;;四川省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才智;2011年24期
20 翟胜明;试论老有所乐的中心地位[J];学海;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王华;;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旅游协作探讨[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熊符;孙曼娜;娄季武;张新华;周玉球;蔡稔;魏小凤;商璇;徐湘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磨长英;唐振富;陆月兰;林克宁;焦立纬;陈伟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4 ;广大群众签名反邪教——广西壮族自治区“反对邪教,保障人权,百万公众签名活动”情况[A];邪教的本质、危害及治理对策——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二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郑远芳;农人明;唐振富;陈伟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商会发展报告[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2[C];2008年
6 严提珍;蔡稔;莫秋华;朱东林;欧阳鸿;黄丽华;赵明光;黄芬;李丽艳;梁昕;徐湘民;;广西壮族自治区葡萄糖-6-磷酸酶脱氢酶缺乏症的发生率及其全面分子鉴定[A];中国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磨长英;唐振富;陆月兰;林克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8 杨静;;关于挖潜广西农村水电清洁能源的新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张征雄;;广西减轻自然灾害战略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10 ;前言[A];“东桑西移”暨广西蚕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再美;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刘爱新;网络化市场中介:近代广西经纪业(1885-1956年)[D];厦门大学;2008年
3 唐善茂;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陈炜;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D];四川大学;2006年
6 侯宣杰;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高占盈;南越国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8 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黎瑛;权力的重构与控制:新桂系政府行政机制和政府能力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雪晶;个体化与城市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现超;清代广西社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红红;近代桂东南商品经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袁春力;广西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物流发展模式选择[D];广西大学;2008年
4 莫六部;广西工业化进程中的科技进步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5 甘振中;乡村旅游企业目标市场定位[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唐长菁;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休闲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刘焕云;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广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小兰;广西烟叶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佃江;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慧;现状与对策: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庞革平 谢建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 南新经济通道应上升为国家战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马雁飞 王晓媛;熊维平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增选副主席名单[N];广西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杨红 陈锴 陈颖婕;出台新规修正旧法 保障我区快速和谐发展[N];法治快报;2011年
6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 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N];广西日报;2008年
7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法[N];广西日报;2010年
8 吴若冰;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落实“两轮驱动”战略加大支农力度[N];粮油市场报;2011年
9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的决定[N];广西日报;2002年
10 记者 庞慧敏 特约通讯员 杨静;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N];工人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