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析歌剧《诺尔玛》及其女主人公的形象

赵雪晖  
【摘要】: 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早逝成为歌剧史上的一大憾事,然而他在极其短暂的艺术创作历程中却为人类留下了取之不尽的音乐财富。本文以他最具代表性的歌剧《诺尔玛》作为研究对象,对剧中女主角诺尔玛这一人物形象展开分析,从而达到进一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特色、创作个性,以及所运用的极富个性的音乐表现手法、音乐语言等。在阐述过程中将尽可能地与演唱实践相结合。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贝里尼在西方歌剧史上的地位,他的创作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部分为四章:第一章“秀外慧中、生命短暂的歌剧才子”,着重叙述他的生平及创作历程;第二章“贝里尼的歌剧创作及成就”,重点论述贝里尼的创作特点以及作为旋律大师在歌剧创作中所取得的成就;第三章“对歌剧《诺尔玛》的解读”,这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从歌剧所描写的历史内容及贝里尼所身处的时代,分析此剧所蕴涵的爱国主义精神,挖掘出作曲家力图通过音乐唤醒民众起来反抗异族压迫的寓意;通过对主人公诺尔玛性格发展脉络的分析,评述贝里尼在对人物进行刻画时所采取的音乐、戏剧手段,以及如何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揭示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第四章“贝里尼留给后人的贡献",从歌剧和美声唱法的发展两方面落笔阐释。第三部分是结论,对贝里尼短暂一生的歌剧创作进行总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晓安;;《凯普莱特与蒙泰古》在慕尼黑国家歌剧院精彩登场[J];歌剧;2011年09期
2 吴超;;浅谈美声唱法与美声风格[J];飞天;2011年12期
3 梁瑞海;;谈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联系[J];大舞台;2011年06期
4 ;国际新闻[J];歌剧;2011年07期
5 司马勤;李正欣;;为歌剧未来定义[J];歌剧;2011年08期
6 杨圣捷;刘谧;;富人新社交圈:私人歌剧院[J];东西南北;2011年13期
7 郭龙;;斯卡拉歌剧院的“钻石”[J];意林(原创版);2011年09期
8 谢朝宗;;春季三制作告别纽约市立歌剧院的“春天”[J];歌剧;2011年07期
9 何倜;费斌;;中央歌剧院:多管齐下再现歌剧辉煌[J];歌剧;2011年09期
10 章莉;;美声为何不美,何以更美?——对当代美声作品创作、表演的一些思考[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11 谢立山;;论美声唱法的历史局限性[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12 Joanna C.Lee;;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不同寻常的歌剧院[J];歌剧;2011年07期
13 Hugh MacDonald;黄笑耶;;当歌剧遭遇语言障碍[J];歌剧;2011年09期
14 王晶;;对话李名觉[J];歌剧;2011年07期
15 ;国际新闻[J];歌剧;2011年09期
16 马秋华;;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在美声唱法中的具体体现[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17 史沛然;;维也纳上学记[J];课堂内外(高中版);2009年10期
18 张红玉;罗淑娟;;美声唱法的起源发展及特点[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19 李乃清;;歌剧女皇安吉拉·乔治乌[J];东西南北;2011年15期
20 周杰配;;探究演唱外文作品达不到“声情并茂”的原因[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徐重良;郐国雄;党保卫;;广州歌剧院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魏增来;刘涛;;解放军歌剧院音频系统工程解析[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志刚;章奎生;;杭州大剧院歌剧院的建声设计[A];第十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麦燕屏;;传统建筑物的再生[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1年
6 王建群;王建;高下;沈晓辉;俞晨杰;杨烨;;美声与民族唱法中不同元音嗓音测试分析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7 陈德磊;刘坚;周观根;何建勤;;单层折板网格结构在广州某歌剧院的应用[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金兆;;略谈北京当代戏剧[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车小红;;试论高校声乐教学的师生素质和教与学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吴治国;刘坚;王永梅;周观根;练文广;;广州歌剧院复杂铸钢节点的动力性能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张继红;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轩;“兼容并蓄”——彭媛娣教授声乐教学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2 刘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融性问题考察与反思[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3 盛况;论美声唱法中的声情并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芳芳;论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5 何素芬;论喻宜萱美声唱法民族化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晶;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咬字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音怡;福斯特歌曲作品的特征及其演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高成;“High C”之王卢契亚诺·帕瓦罗蒂歌唱艺术简析[D];西南大学;2007年
9 莫雯雯;美可美,非常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坚;美声唱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概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德鲁·法内赫-科尔顿 卜迪扬 译;不容错过的大都会歌剧院[N];音乐周报;2005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石岳文;中央歌剧院《图兰朵》埃及访演纪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区听涛译;商界高管“插足”歌剧院[N];音乐周报;2009年
4 刘甜;英国国家歌剧院走出困境[N];音乐周报;2009年
5 费斌;中央歌剧院进东北高校依然“不用麦克风”[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桃子;上海歌剧院、《楚霸王》及其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记者 罗桦琳 通讯员 蔡锦明;广州歌剧院“水落石出”[N];广州日报;2010年
8 李舫 李特;广州歌剧院拉开“帷幕”[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驻辽宁记者 毛琦;辽宁歌剧院:50年只是一个逗点[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孟绮;中央歌剧院将组建百人交响乐团[N];音乐周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