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的博弈
【摘要】: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在其后期剧作《小艾友夫》中,从“爱欲”出发,再次审视了人的“自由意志”,以及“自由意志”与“罪感意识”的关系,尝试通过回归现实的“责任”,完成“自我救赎”并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为了更好地表达《小艾友夫》对命运、生存、死亡等神秘而玄妙事物的理解,易卜生沿用其后期剧作中成熟的象征主义创作手法,通过对叙事环境的设置,与角色心理形成了巧妙的对应,通过人物丰富而厚重的前史揭示出他们内心的隐秘。本文将试图从“爱欲”和“自由意志”的角度对易卜生和他的《小艾友夫》进行解读,并通过其在中国的境遇,力求还原一个相对完整、丰富的《小艾友夫》,从而再次透视出易卜生后期剧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