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两种水生植物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窦寅  
【摘要】:随着种植业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和水产高产高效养殖的推广,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且危害生态环境。水生植物净水法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势,在水产健康养殖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经济作物水蕹菜和水花生两种水生植物对克氏原螯虾养殖水环境的调控效果。 首先,创造性地选用环保建材植生型生态混凝土与水蕹菜构建水蕹菜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设置1-5kg/m3五个水蕹菜初始生物量密度(D)的水蕹菜植生型混凝土,单纯生态混凝土、单纯水蕹菜及空白对照8个实验组,对克氏原螯虾养殖污水进行了25天的净化处理,定期检测各项水质指标,并围绕水体总磷含量(TP)的变化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标明水蕹菜植生型混凝土对水体TP的去除效果显著大于单纯的混凝土或水蕹菜,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生物量效应,通过统计分析拟合出TP、D和处理时间t的二元函数模型,为实践提供理论参数。 进而在野外养殖池,运用水蕹菜-克氏原螯虾共培养模式开展120天的水质净化实验。每月定期检测各池塘的主要水质指标值和水蕹菜生物量,实验结束后,测定克氏原螯虾产量和存活率。分析表明:水蕹菜可以有效降低螯虾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提升养殖水环境,而且能为克氏原螯虾提供隐蔽栖息场所和天然饵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收和保持水土等效益。 其次,在克氏原螯虾高密度苗种培育水箱中栽培水花生,设置无草对照、1kg/m3、2 kg/m3、3 kg/m3、4 kg/m3和5 kg/m3的水花生初始生物量密度的6组系统,每周检测各组主要水质因子和残渣输出量,5周的培育结束后,测量各组虾体长、体重、成活率及水草生物量。结果显示:实验组虾-草共生系统的水体水质及螯虾生长情况均优于无水草组,实验组水体溶解氧浓度(DO),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悬浮固体浓度(SS)随水花生生物量增加而下降,螯虾增产量随水花生生物量增加而上升,苗种成活率在60.0%以上。表明水花生可有效地净化水质,促进螯虾苗种生产良性运行。 最后,将水花生-克氏原螯虾共作的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应用于白马湖养殖基地,开展了5个月野外实验观测,结果表明水花生可增加水生态系统的空间生态位,提高养殖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螯虾产量,同时实现了水花生这一外来物种的资源化利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殷悦;郝忱;唐建清;;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中)[J];农家致富;2007年09期
2 胡火庚;谌海虎;;大水面克氏原螯虾人工增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8年03期
3 强晓刚;周凤建;王彬;;克氏原螯虾水泥池高密度养殖试验初报[J];水产养殖;2008年03期
4 舒新亚;;克氏原螯虾与中稻的轮作技术[J];农家顾问;2008年11期
5 陈昌福;;患病螯虾可导致螯虾暴发性疾病[J];农家顾问;2009年06期
6 顾启华;陈天兄;冀玉健;;鱼种池套养克氏原螯虾养殖试验[J];水产养殖;2007年06期
7 史克荣;严维辉;;克氏原螯虾与河蟹混养试验初探[J];渔业致富指南;2008年06期
8 宋雪明;;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中存在的误区与解决方法[J];渔业致富指南;2009年03期
9 唐建清;;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五)[J];水产养殖;2009年06期
10 成爱兰;;成蟹池套养克氏原螯虾试验[J];水产养殖;2009年07期
11 张富强;曾桂珍;;如何做好秋冬季节克氏原螯虾的养殖管理[J];渔业致富指南;2007年20期
12 刘青;;克氏原螯虾主要敌害及常见疾病防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8年22期
13 周鑫;徐增洪;赵朝阳;;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二)[J];科学养鱼;2009年02期
14 严维辉;蔡建忠;唐玉华;;利用克氏原螯虾的生活习性提高养殖效益[J];水产养殖;2009年07期
15 孙骥;;河蟹、克氏原螯虾套养试验[J];渔业致富指南;2010年10期
16 赵福海;谢祥林;严维辉;;克氏原螯虾不同雌雄配比条件下产卵情况的对比[J];水产养殖;2011年08期
17 王劲锋;刘远征;蔡建斌;;克氏原螯虾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总结[J];科学养鱼;2007年06期
18 敖礼林;况小平;;稻田如何养克氏原螯虾[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年09期
19 唐建清;;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9年03期
20 韩飞;杨金林;严维辉;唐建清;刘国兴;;克氏原螯虾池塘微孔增氧高效养殖试验总结[J];水产养殖;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凤金;武正军;黄锦龙;;几种水生动物对克氏原螯虾的识别机制[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天神;周鑫;赵朝阳;;生物饲料对克氏原螯虾免疫力、消化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肖绪诚;朱晓鸣;韩冬;杨云霞;解绶启;;饲料蛋白含量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谭树华;高晶晶;;Cr~(6+)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陈欣颖;黄小红;;碱性氨基酸对克氏原螯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活力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熊青海;陈婷;郭建英;黄成;;三种生境下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竞争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7 熊青海;陈婷;郭建英;唐建清;黄成;;不同生境下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竞争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8 赵维信;李胜;;克氏原螯虾大颚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于宁;华雪铭;赵朝阳;冯文和;周鑫;王军;朱站英;周洪琪;;野生克氏原螯虾的肌肉生化成分、消化酶活性和免疫酶活性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陆剑锋;赵维信;;孕酮对克氏原螯虾甲基法尼酯生物合成的调控[A];第二届中国动物学会比较内分泌学分会和发育生物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和;克氏原螯虾在我国的入侵遗传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王庆;克氏原螯虾繁育机制及养殖生态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董超华;克氏原螯虾两种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及功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仉晓文;甲壳类C-型凝集素的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晨;甲壳动物抗菌肽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魏克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浙江株对实验动物克氏原螯虾的致病性及其重组囊膜蛋白rVp28保护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王轶南;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中和抗体筛选[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陈安静;泛素化与类泛素(SUMO)化在甲壳动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D];山东大学;2013年
9 雷杰;白斑综合征病毒重组蛋白对克氏原螯虾免疫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新苍;克氏原螯虾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凤金;克氏原螯虾对几种水生动物的捕食及其对克氏原螯虾的识别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江伟;克氏原螯虾致横纹肌溶解危害物与过敏原的分析[D];集美大学;2012年
3 陆巍;受伤个体气味对克氏原螯虾行为及单胺类含量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2年
4 张振燕;重金属在克氏原螯虾体内吸收与蓄积特性及蓄积过程重金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亨莉;克氏原螯虾过敏原的性质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6 何颖;引起克氏原螯虾致哈夫病相关因素的分析[D];扬州大学;2013年
7 付应三;克氏原螯虾传染性疾病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窦寅;两种水生植物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宋亮;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选择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黄羽;鄱阳湖流域克氏原螯虾的资源状况及长江中下游克氏原螯虾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2 章文敏 胡廷尖 周颖 王雨辰;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与养殖[N];中国渔业报;2007年
3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4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5 章文敏胡廷尖 周颖 王雨辰;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与养殖试验[N];中国渔业报;2007年
6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5年
7 李师民;荆州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范促增收[N];中国渔业报;2008年
8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徐在宽;高效水产品种推荐——克氏原螯虾[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9 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 王树刚王树海;黄河三角洲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8年
10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