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克氏原螯虾种内斗争的四种行为观察及其应用基础

熊青海  
【摘要】:本研究从群体和个体2个水平层次设计并实施了4个试验,以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种的内斗争行为。 试验一:将源于1、2、3、4只雌虾的克氏原螯虾仔虾以4种方式混养,每个混养群体共有仔虾24尾,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亲缘关系对幼年螯虾种内斗争影响显著。随着仔虾来源的增多即亲缘关系复杂性的提高,螯虾的存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残虾率、体长变异系数、体长增长率总体上显著上升。 试验二: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在离体条件和抱卵条件下的孵化成功率,以及仔虾在与雌性亲虾隔离和共栖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情况,以探讨克氏原螯虾母性抚育行为与杀婴行为对子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代抚育可以显著(P0.05)地增加受精卵的孵化成功率;雌性杀婴行为对仔虾的体长和体长变异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会显著降低(P0.05)仔虾存活率。 试验三:将平均体重2.29g的幼年克氏原螯虾置于无阴影、40%阴影、60%阴影、80%阴影、全阴影共5种阴影面积;以及整块阴影、3均分阴影、6均分阴影共3种分割方式下养殖。结果表明:总体上,随着阴影面积的增加,螯虾死亡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无遮阴组死亡率显著高于有遮阴组;在各不同面积遮阴条件下,随着阴影分隔程度由整块提高到3均分、6均分总死亡率一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可知阴影可以起到类隐蔽所的作用,其面积和分散度增加会显著降低螯虾种内斗争行为。 试验四:将已建立等级序列的配对螫虾单独饲养,分为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一:优、劣势虾都置于非镜面环境;处理二:将优势虾的饲养盒中置于镜面环境,劣势虾置于非镜面环境;处理三:将优势虾的饲养盒中置于非镜面环境,劣势虾置于镜面环境。通过分析螯虾的行为模式,来分析镜面环境效应对不同优势等级序列的克氏原螯虾的影响。结果证明镜面反射环境会显著影响不同等级的克氏原螯虾的格斗行为,使优势虾攻击性变弱,弱势虾的攻击性变强。本文依据在群体水平层次上关于克氏原螯虾不同亲缘关系幼虾之间的格斗行为、母性抚育行为与亲杀行为的转变以及阴影面积和分隔方式对螯虾种内斗争影响的结果,提出了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合理建议:苗种培育时期应保持种源稳定,并在后期及时捕获亲本虾,在养殖过程中可通过分隔型阴影的渔业设施降低种内格斗强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洪进;蔡建中;唐玉华;;克氏原螯虾土池苗种繁育技术初探[J];水产养殖;2011年08期
2 黄鲜明;朱俊杰;李飞;贾永义;杨远杰;顾志敏;沈勤松;;克氏原螯虾室内人工育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2期
3 韩晓磊;马强;李小蕊;曹昆;陈翰卿;徐建荣;;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J];水生态学杂志;2011年03期
4 韩晓磊;徐松维;李小蕊;徐建荣;;克氏原螯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 SSR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5 封功能;王爱民;邵荣;申玉香;殷玉岗;;克氏原螯虾不同生长阶段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 张严伟;王莉;姜滢;周岩民;;沸石对克氏原螯虾重金属残留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1年06期
7 夏晓飞;郑小婧;王玉凤;;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养殖;2011年07期
8 张曹进;姚国兴;吴国钧;任忠宏;;克氏原螯虾对盐度适应性试验[J];水产养殖;2011年07期
9 徐加涛;阎斌伦;徐国成;;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背景、现状与展望[J];水产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10 王守红;张家宏;寇祥明;葛秀祥;金银根;毕建花;唐鹤军;;克氏原螯虾卵粒大小与孵化率相关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11 ;市场扫描[J];农村养殖技术;2011年14期
12 乐亚玲;刘利平;李慷;晏军;DIANA J S;;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及成虾几种酶类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1年08期
13 刘振兴;陈昌福;高宇;王美珍;谭晶晶;李革雷;;嗜水气单胞菌对克氏原螯虾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4 易海涛;夏立新;刘芳;闫浩;黄钟;汤慕瑾;陈大玮;刘志刚;;克氏原螯虾主要变应原原肌球蛋白的一个片段区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5 孟思妤;孟长明;陈昌福;;几种淡水虾类虾苗对菌毒消的耐受力[J];渔业致富指南;2011年15期
16 薛晖;王晓丰;丁正峰;唐建清;;白斑综合征病毒江苏分离株变异区和缺失区基因的序列比较[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5期
17 何连帅;李佳佳;沈思;唐建清;黄成;;2种水蕹菜植生型人工浮岛对克氏原螯虾高密度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8 赵建华;;微孔增氧技术在龙虾和沙塘鳢生态混养中的应用[J];水产养殖;2011年09期
19 黄辨非;;特种水产养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20 刘刚;;模型预测发现气候变暖将改变水生外来物种的全球入侵格局[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刘琦;宋立军;遇晓;刘花香;丁峰;李兴福;;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获得性多种内凝系统因子缺乏一例报道[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蔡凤金;武正军;黄锦龙;;几种水生动物对克氏原螯虾的识别机制[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赵鹏;罗晶;庄文颖;;丛赤壳科DNA条形码的筛选与评价[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王天神;周鑫;赵朝阳;;生物饲料对克氏原螯虾免疫力、消化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肖绪诚;朱晓鸣;韩冬;杨云霞;解绶启;;饲料蛋白含量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何晓芳;陆永跃;曾玲;;两种蚤蝇对红火蚁的寄主偏好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龙艳艳;韦继光;郭良栋;邓晖;;腐霉属DNA条形码初步探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郑雪芳;蓝江林;曹宜;肖荣凤;葛慈斌;刘波;;瓜类作物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及其ITS序列差异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欣颖;黄小红;;碱性氨基酸对克氏原螯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活力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谭树华;高晶晶;;Cr~(6+)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超华;克氏原螯虾两种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及功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仉晓文;甲壳类C-型凝集素的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芳;挥发物在调节稻飞虱及其天敌种内种间关系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1年
4 刘彦群;柞蚕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孙晨;甲壳动物抗菌肽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魏克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浙江株对实验动物克氏原螯虾的致病性及其重组囊膜蛋白rVp28保护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卓丽环;兴安落叶松种内红材型与变异类型-白材型的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8 王轶南;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中和抗体筛选[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刘君;双壳贝类DNA分类:贻贝科和牡蛎科DNA条形码及栉江珧隐存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张明娟;基于空间格局的干旱区植物群落种内与种间相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青海;克氏原螯虾种内斗争的四种行为观察及其应用基础[D];南京大学;2012年
2 蔡凤金;克氏原螯虾对几种水生动物的捕食及其对克氏原螯虾的识别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付应三;克氏原螯虾传染性疾病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窦寅;两种水生植物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宋亮;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选择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陈欣颖;克氏原螯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性质及活力调控[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曹玲亮;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克氏原螯虾遗传多样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陈婷;不同发育阶段克氏原螯虾对性别的识别与选择[D];南京大学;2012年
9 边会喜;克氏原螯虾远程运输保活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振兴;嗜水气单胞菌及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2 章文敏 胡廷尖 周颖 王雨辰;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与养殖[N];中国渔业报;2007年
3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4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5 章文敏胡廷尖 周颖 王雨辰;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与养殖试验[N];中国渔业报;2007年
6 振兴;五种内火要分清[N];中国民族报;2001年
7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5年
8 李师民;荆州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范促增收[N];中国渔业报;2008年
9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徐在宽;高效水产品种推荐——克氏原螯虾[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10 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 王树刚王树海;黄河三角洲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