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太赫兹快速成像系统的研究

孙振龙  
【摘要】:太赫兹(THz)成像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阔的技术应用前景。最近十几年太赫兹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得其成像技术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以及无损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赫兹快速成像可以大大缩短成像测量的实验耗时,增强了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实用性。我们利用直径30 cm卡塞格伦反射镜搭建了一套反射式太赫兹(THz)主动成像装置并已经成功地运用0.22 THz的辐射源在室温下进行成像。使用一个太赫兹固态源,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后照射到待成像物体上,然后使用同一个光学系统收集反射回的太赫兹信号,经过聚焦入射到检测器上。分别使用自行制备的microbolometer THz常温检测器和商用VDI检测器进行成像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二维机械扫描来获得一幅图像,扫描镜为安装在伺服电机和电控旋转台上的铝平面镜。使用Labview编写整个系统的控制软件,并生成图像。成像的物体是5根并排排列的铜棒;铜棒直径1.4 cm,间距5 cm。改变参考频率,扫描速度,可以将成像时间从15 s减少到5 s。成像的范围约为20 cm X 6.5。两种检测器的成像分辨率达到1.41 cm。搭建的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性能,证明了其在安检、无损检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最后我们对成像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3期
2 江世亮;邱德青;王禹;;太赫兹:又一场“前沿革命”——该技术“空白领域”渐成热门,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J];世界科学;2006年10期
3 王琳;陈鹤鸣;;太赫兹辐射源与波导耦合研究新进展[J];光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4 张刚;;浅谈太赫兹波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广场;2007年11期
5 曹铁岭;姚建铨;;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太赫兹波长测试仪[J];现代科学仪器;2008年02期
6 曹铁岭;姚建铨;郑义;;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太赫兹波波长测试方法[J];光学仪器;2008年02期
7 赵国忠;;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实验室建设[J];现代科学仪器;2009年03期
8 董庆楠;;浅谈太赫兹波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7期
9 魏华;;太赫兹探测技术发展与展望[J];红外技术;2010年04期
10 张希成;;太赫兹射线——新的射线[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0年04期
11 岳桢干;;太赫兹波遥感技术简介[J];红外;2011年06期
12 康胜武;汪继平;刘侃;张新宇;谢长生;张天序;;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分析[J];光学学报;2012年06期
13 宋淑芳;;太赫兹波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12年12期
14 韩建龙;邱桂花;张瑞蓉;于名讯;潘士兵;;材料在太赫兹波段吸收性能的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2期
15 黄为军;柴玉泽;;探索太赫兹——专访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实验室主任张存林[J];科学中国人;2010年11期
16 陈壮叔;进入了太(拉)赫兹波[J];科学24小时;2004年06期
17 刘盛纲;;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J];中国基础科学;2006年01期
18 孙红起;赵国忠;田艳;贾新峰;王洋;石小溪;梁卫华;;太赫兹波传播过程中横模分布的成像[J];中国激光;2006年09期
19 陈晗;;太赫兹波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0期
20 张晓华;张骥;汤秀章;;太赫兹波及其应用于爆炸物探测的前期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存林;牧凯军;;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敏;权润爱;阮双琛;梁华伟;苏红;;连续太赫兹波在产品分布检测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戴厚梅;刘劲松;;空气中产生太赫兹波过程的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喜来;徐军;曹付允;朱桂芳;侯洵;;太赫兹波军事应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张存林;赵国忠;;太赫兹波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存林;赵国忠;沈京玲;张岩;;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范文慧;;太赫兹波谱成像技术与应用[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国忠;梁卫华;张存林;杨国桢;;太赫兹波传播特性及成像研究[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郭澜涛;牧凯军;左剑;张振伟;张存林;;爆炸物的太赫兹超宽带光谱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孟增睿;张伟斌;;太赫兹光谱探测技术在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志勇;张岩:借太赫兹波“穿墙透视”[N];科技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江世亮 邱德青 实习生 王禹;太赫兹:又一场“前沿革命”[N];文汇报;2006年
3 记者 任海军;有设备会“透视”可“分辨”爆炸物[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常丽君;太赫兹脉冲可提高砷化镓电子密度[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缪琴;神奇“太赫兹”改变你生活[N];成都日报;2006年
6 常丽君;科学家开发出石墨烯太赫兹设备样机[N];科技日报;2012年
7 ;英“远程透视眼”能看穿衣服,但不看“隐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实习记者 唐焘逸;反暴恐利器:国内首台太赫兹安检仪发布[N];中国航空报;2014年
9 刘霞;集成太赫兹收发器在美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侯铁中;太赫兹研究的中国高度[N];科技日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