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期地铁隧道常见结构病害成因及治理方法研究
【摘要】:地铁运营过程中隧道结构将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系列病害情况,影响到地铁运营的经济效益、乘客的舒适度、隧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以南京地铁建成运营的一号线和二号线为例,分析了一些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总的来说隧道病害主要有不均匀沉降、渗漏水、裂缝以及道床隆起等。
本文分析了西延线隧道病害现状,在采集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力学计算方法对隧道结构进行了安全性验算。介绍了由外部堆载造成的金马区间隧道沉降和管片开裂等病害,详细叙述了其治理措施。金马区间隧道加固是一次大型治理工程,时间紧迫,运营影响很大,技术要求很高,对南京地铁来说是宝贵的工程经验。此次成功实践,为今后地铁隧道结构同类病害的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对雨润-元通区间的各种病害进行了监测和原因分析,认为其所处地质环境和外部工程施工是这些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介绍了其治理措施。
针对多种隧道结构常见病害,考虑了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分析了病害产生原因,总结了治理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安全性角度和工作效率出发,比较了一些隧道加固治理方案,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在大弯道、下穿河道等曲率半径小的地方,由于支护不便等原因常常导致管片安装质量不高,致使隧道抵御外力能力降低,结构安全性能相对较薄弱。对于这些敏感区段的管片等建议设计时适当加大强度,加大安全余量。对穿越铁道线路、高速公路等地面动载大的隧道结构要重点加强变形监测,争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