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
【摘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语音正逐步成为人机交互中的一种重要通道。然而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语音信号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从而导致人机交互的延时问题和错误识别问题。因此语音增强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技术就是消除语音信号中的噪声,提升语音信号的性能,使得语音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可理解度和流畅度。本文主要研究谱减法与深度神经网络语音增强算法。谱减法是一种经典的语音增强算法,此算法实现较简单,且容易理解,但是增强后的语音有残留噪声,一般称为音乐噪声。这种噪声比较难以去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语音增强研究。深度神经网络语音增强算法就是利用带噪语音信号对网络进行训练,使得网络具有抗噪声的能力,从而实现语音增强的目的。在训练过程中一般采用BP算法,但是随着网络隐含层数的增加,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最优问题和过拟合问题。因此,本文采用的是逐层贪婪无监督训练算法,将整个训练过程分成无监督训练和有监督训练两个过程。在网络训练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网络的隐含层数,它与网络的训练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偏差法来设置网络的隐含层数,对网络适合隐含层数的设置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推导,同时在实验中对其进行了验证。但是深度神经网络语音增强算法对于训练库的要求比较高,训练时间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谱减法与深度神经网络结合的语音增强算法。谱减法与深度神经网络结合的语音增强算法解决了深度神经网络语音增强算法中训练库要求噪声种类多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语音增强效果。实验证明,此结合算法的效果优于谱减法的其他结合算法。本文提出了偏差法来设置深度神经网络的隐含层数,同时,本文还提出了谱减法与深度神经网络结合的语音增强算法。最后,本文的实验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深度神经网络语音增强算法具有很好的语音增强效果。
|
|
|
|
1 |
胡光锐,虞晓;基于二阶前向结构和信息最大理论的语音增强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
2 |
姚峰英,张敏;用于语音增强的高频信噪比度量[J];声学学报;2002年05期 |
3 |
彭煊,刘金福,王炳锡;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语音增强[J];信号处理;2002年05期 |
4 |
王金明,张雄伟;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滤波的语音增强方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5 |
杨汇军,郑海英,王立红;语音增强方法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6 |
徐爽,韩芳芳,郑德忠;基于阈值的小波域语音增强新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
7 |
孙新德;一种改进的语音增强方法及实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
8 |
钱国青;赵鹤鸣;;基于改进谱减算法的语音增强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35期 |
9 |
王晶,傅丰林,张运伟;语音增强算法综述[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5年01期 |
10 |
杨毅;杨宇;余达太;;语音增强及其消噪能力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07期 |
11 |
李晔;崔慧娟;唐昆;;基于谱减的语音增强算法的改进[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0期 |
12 |
张家敏;张丽艳;曾洁;王红珍;;一种新的车载系统语音增强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
13 |
王光艳;赵晓群;王霞;;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非线性语音增强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34期 |
14 |
孟静;许刚;;语音增强算法评估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年24期 |
15 |
欧世峰;赵晓晖;顾海军;;基于间接拉普拉斯模型因子估计的语音增强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6年04期 |
16 |
朴春俊;崔双喜;;一种使用权系数的语音增强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6年03期 |
17 |
白文雅;黄健群;陈智伶;;基于维纳滤波语音增强算法的改进实现[J];电声技术;2007年01期 |
18 |
黄苏雨;梁声灼;黄苏园;;语音增强方法综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年03期 |
19 |
黄磊;刘郁林;徐舜;;一种引入虚拟噪声分量的独立分量分析语音增强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20 |
董婧;赵晓晖;应娜;;基于自适应参数估计的鲁棒语音增强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