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产品中的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摘要】:生鲜产品相较于其他一般的产品,显著的特点是容易腐败变质的,统计数据表明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是巨大的。除去因易腐败带来的损失,生鲜产品更容易受到天气、作物生长期、瘟疫等因素的影响,较一般产品更易出现供应商不可靠的现象(即供应商最初的发货量达不到下游分销商的订货量要求)。本文研究供应商不可靠背景下的生鲜产品供应商选择策略。我们假设生鲜产品供应链由一个分销商和多个供应商组成,生鲜产品分销商在供应商处订货,然后将这些产品在当地市场上卖给下游的消费者,其中市场有严格的营业时间,并且需求如同多数文献一样假设是随机变量。那么,上述供应商在成本、生鲜产品卖出时的可销售率以及可靠性方面可能都不尽相同,而分销商面对这些不同的供应商,该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订货满足市场需求来使得自己的期望利润最大,即订货策略是怎样的,是我们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第一章,我们结合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内容,并分析了当前与我们文章相关的研究状况。第二章,我们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指出了我们论文的假设及相关符号说明。第三章,我们建立并化简了分销商的期望利润函数。首先我们着重对营业时间存在下的可销售率和供应商可靠性进行了详细刻画。在我们的模型当中,我们结合实际加入生鲜产品市场营业时间的考虑,因为该时间窗口的存在,生鲜产品供应商发出的产品到达分销商处的时点会影响产品的销售或库存状态。关于供应商的可靠性,我们假设供应商的发货量与分销商的订货量以及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有关,是他们两者中的较小者,并定义了是否完全可靠的概念。然后,我们通过收入减去成本的逻辑得到分销商的利润函数,其中收入包括营业时间内满足需求的正常收入以及营业时间内因供过于求以及过了营业时间产品才达到市场的过剩处理的剩余收入,成本则包含订货、运输以及可能的库存成本;接着我们利用数学推导将上述模型进一步化简得到便于我们求解分析的模式。第四章,我们利用KKT条件得到关于分销商最优订货量性质的两个引理,接着通过引理得到六个关于分销商的订货选择策略的命题及结论,主要的启示是:就分销商选择供应商来说,考虑了产品腐烂和运输延迟调整后的单位总成本是优先考虑的因素,即分销商会优先向更低调整后单位总成本的供应商处订货;接着,供应商的可靠性才是下一个考虑的因素,如果存在一个完全可靠的供应商,一个没有更低调整后单位总成本的非完全可靠的供应商是始终不会被选择的;对于两个调整后的单位总成本相同的供应商来说,他们的竞争力就是否被选择订货来说是一样的。最后我们得到关于求解最优订货量的算法。第五章,我们利用数值实验直观地观察分销商的选择订货策略。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