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村改居”型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王艳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了要推进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村改居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村改居型社区是在我国行政主导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社区,既不属于城市社区也不属于农村社区,同时又兼具两种社区的特点。另外,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济结构和村民文化生活需求等发展到城镇水平或者接近城镇水平,也是进行的由农村管理模式过渡到城镇社区的改革另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展了村改居建设,但是村改居后也无法避免带来一些阵痛,如居民观念滞后、难以适应新环境、就业形势严峻、与周边社区交流融合困难,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严重落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村改居后社区的建设和治理,对村改居后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各方面都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完善村改居型社区公共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以苏州市元和街道村改居型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访谈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和查找大量现实资料的基础上,以社区公共服务主线,分析了元和街道当前村改居社区的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难题以及原因,力求做出系统的梳理,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元和街道村改居型社区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学斌;;新时期社区服务政策的调整与突破[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5期
2 肖陆军;;论社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田华;陈静波;;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多元化主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周五一;;社区服务定位的研究状况述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田华;;论政府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J];理论界;2007年08期
6 陈晖;;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吕芳;;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吸纳式供给”与“合作式供给”——以社区减灾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8期
8 蔡薇;;居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7年01期
9 麻宝斌;董晓倩;;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问题研究——以长春市H社区为个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姣;王丹云;;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云;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丰;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非政府组织参与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王艳;“村改居”型社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闫雪菲;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何建瑞;瑞安市农村新社区公共服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侯荣华;甘肃省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杨芳;兰州市城关区社区公共服务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张薇;关于构建转型期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探讨与思考[D];吉林大学;2009年
8 高玉冰;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韩庆峰;兰州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李永玲;厦门市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及交通可达性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