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现阶段,基础教育在我国的正处在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的阶段,我们提倡要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因为过分强调学生接受知识、记忆知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倡导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①,“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②。思维导图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师生传授为生生互助合作,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记忆及思考,同时激发学习者的思维潜能,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扩充大脑的记忆库,以便更好地将知识提取与应用。
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的指导工具引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完全符合课程改革与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能够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系统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探究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对于现阶段学生提高政治课学习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的阐述,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接下来介绍了思维导图,包括思维导图的涵义、基本特征,从脑科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双重编码理论等角度阐述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论证了思维导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笔者介绍了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绘制原则与方法,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两个平行班为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了应用情况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实践方面论证了思维导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相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最后,笔者提出了本研究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探究,并对本课题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