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碑刻边饰纹样发展研究
【摘要】: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古代碑刻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记录和延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重要的载体功能。碑刻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更多的是其艺术性,其上不但记载着丰富的文字信息,许多碑刻还雕刻着极其精美的纹饰,因此具有相应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碑刻技艺随着书法艺术的退化而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其前景令人堪忧。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采用分类研究、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对碑刻边饰纹样进行系统的研究。一方面,从纵向上以朝代为序,按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顺序将全文分为五章,再将各朝代的碑刻边饰纹样进行分类,分析每个朝代的传承纹样、流行纹样和创新纹样,整理出古代碑刻边饰纹样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总体特征,并结合该朝代的文化发展、对外交流、审美变化等因素,分析各朝代碑刻边饰纹样流行和传承的原因。另一方面,从横向上进行比较,将同朝代碑刻边饰纹样与该朝代其他器物的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互相间的影响关系。并对每种纹样的形态进行分类分析,通过碑刻雕刻的时间分析推断出每一种纹样变化的特点。总体言之,中国古代碑刻边饰纹样呈具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结构性特征和变化趋向,它与同时期工艺美术纹样的发展交互影响的,碑刻边饰纹样的变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技术的进步、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对外交流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碑刻边饰纹样的艺术特点和流变进行系统的考证,以期为总结和传承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及其艺术价值提供若干基础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