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研究
【摘要】: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给投资者提供信息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合格还是不合格,短小精悍,使得投资者可以很迅速地获取审计结论,在很长时间内都受到市场的认可。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市场变得复杂,传统的审计报告给投资者提供的信息含量已远远不够。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在2012年就审计报告改革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并在2015年发布了新修订的审计准则。为了国内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财政部在2016年发布新修订的1 1项审计准则,和新发布1项审计准则,即《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有助于提高审计过程的透明性,投资者在使用审计报告时可以获取更多的增量信息,使得审计报告增加了相关性和有用性。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研究,分析1504号准则实施后,目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哪些特征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本文对我国审计准则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利用信号传递理论、价值相关性理论、管理层认定理论和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对1504号审计准则的定义、目的和要求进行了论述,丰富了审计准则的理论研究成果。其次,本文统计了135家上市房地产公司2016-2018年审计报告涉及的关键审计事项统计分析,并运用对比分析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特点并结合是否能反映行业特性、公司的行业地位是否影响披露、审计报告的类型对披露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审计应对措施比较,以期反映关键审计事项政策实施以来的落地情况。再次,在所有关键审计事项中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收入确认、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评估和土地增值税的计提进行深入地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确认过程缺少量化基准、同质化信息较多和数量偏少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一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市场监督机构角度给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