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项雪颖  
【摘要】: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并成为一个城市、地区甚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新时代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而近年来,我国研发(RD)经费支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与美国、日本等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创新水平仍然不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鉴于此,本研究从不同地理范围,即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八大经济综合区,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创新效率分别进行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其次,结合变异系数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法,对创新效率差异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再者,借助Tobit模型识别政府性因素和市场性因素对创新综合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2004-2018年间全国区域创新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总结全国、东中西、八大经济综合区的创新效率,发现存在共性的区域差异即东西方向上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U型特征,南北方向上呈现南方高,北方低的特征。东西问题突出逐渐转向南北问题突出。(3)全国创新效率提升得益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驱动,而东部及沿海地区创新效率提升则主要依赖技术进步,中西部等内陆地区主要依赖技术效率的提升。(4)全国创新效率的提升属于政府推动型,从三大地带看,中、西部效率提升属于政府推动型,而东部地区则是市场推动型。最后,本研究针对不同区域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提出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进市场化进程、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创新主体培育、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等对策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杨文静;张小甫;尤金;马乾;;2010-2015年期间兰州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甘肃科技;2018年04期
2 陈强;徐凯;;中国区域可持续创新效率影响因素[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03期
3 刘志鹏;戴玉才;;城市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05期
4 蔡翔;赵娟;;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9年02期
5 程广斌;吴家庆;孙雪英;;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年03期
6 鲍涵;滕堂伟;胡森林;丁娟;;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年02期
7 陈银娥;李鑫;李汶;;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时空异质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1年04期
8 王卫星;王亚萍;;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4期
9 马大来;赵娜;李青松;;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22年02期
10 许玉洁;刘曙光;;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03期
11 田贵贤;谢子远;郑长娟;;中国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J];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08期
12 石天琦;蒋涛;;长三角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0年09期
13 胡伟;单悦;夏康;邓芸;;浙江省科技创新效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河南科技;2022年23期
14 陆菊春;王新怡;;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21年20期
15 孔晓妮;邓峰;;中国各省区绿色创新效率评价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16 李健;李宁宁;苑清敏;;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1年04期
17 曾建丽;赵雪;于文艳;宋阿倩;;天津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阈[J];城市;202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惠芳;李伟卫;徐晟;王冲;;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专利创新效率差异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启航;刘亦抟;张全飞;;机器人会成为“创新终结者”吗?——基于2000-2017机器人渗透度与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数据[A];第十六届(202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21年
3 郝新东;杨俊凯;;商品化、市场化、全球化视域下的科技创新效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A];2019年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化贸易学术研讨会论文成果汇编[C];2019年
4 陈一宏;;论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的创新考量[A];《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0年第15卷 总第39卷)——数字经济法治文集[C];2020年
5 陈银娥;李鑫;李汶;;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时空异质性分析[A];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后小康社会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第十四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0年
6 邵云飞;欧阳青燕;唐小我;;西部中心城市自主创新效率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杨上广;张帆;孙凯辉;;三阶段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收敛性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8 蒋海;黄敏;包冬青;;佛山市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全面深化改革——2014岭南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卢博科;唐清泉;;基于松弛投入产出的中国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政;杨思莹;;行业差异、所有权性质与创新效率:兼论国有企业创新资源配置[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5)[C];2015年
11 刘钢;习明明;;长江经济带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与新时代——第十二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2 吴洁;李鹏;张运华;;基于专利视角的高校知识创新效率测算与预测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3 卢博科;唐清泉;袁莹翔;;创新效率、行业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4 余东华;王青;;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8-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DEA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15 李政;杨思莹;;行业差异、所有权性质与创新效率:兼论国有企业创新资源配置[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6)[C];2015年
16 庞瑞芝;李鹏;;中国各地区工业创新效率:模式、制约与对策——基于创新生产过程效率的新视角[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17 高鹏;张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比较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8 苏靖;;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及其启示[A];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9 王鹏;;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及构建策略[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0 李子彪;;区域创新系统测评方法与河北省实证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聪;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0年
2 张凡;基于空间效应的区域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侯伯军;大学-产业合作及其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4 翁润;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5 孙吉乐;“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沿线省市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及实证检验[D];兰州大学;2018年
6 牛秀红;西部典型城市创新效率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7 任海芝;环境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效率差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杨良平;国资监管体制转变对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21年
10 徐妍;产业集聚视角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1 陈伟;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2 梁志霞;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
13 汤石雨;企业创新动态效率的演化机理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4 李志刚;内蒙古科技人力资本创新效率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15 管延德;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前沿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16 李明;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21年
17 郑耀弋;跨层视角下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21年
18 王帅;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制及其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9 孙玮;FDI质量特征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0 龚兆鋆;中国不同省份及行业创新效率的动态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D];湖北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项雪颖;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21年
2 李军;中国各地区区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2001-2005)[D];重庆大学;2008年
3 董茂峰;中部六省区域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4 毛冰怡;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21年
5 李昊月;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能力及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奕卉;中国制药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7 施竹红;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9年
8 李燕;长三角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21年
9 张培文;基于环境规制的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20年
10 李宁宁;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21年
11 刘欧;湖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12 陈怡;中国环保重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21年
13 刘乐;四川省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20年
14 袁鸣;建筑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21年
15 王维梦;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22年
16 陆畅;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21年
17 刘晓彤;“一带一路”对我国沿线城市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1年
18 杨大力;创新效率异质性及影响因素[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19 王翔宇;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2年
20 唐培;浙江省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徐慧玲;突破关键技术 提高创新效率[N];海南日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李元丽;以市场为导向 提高创新效率[N];人民政协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周子勋;专家建议从两个层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效率[N];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詹文;提供多元融资渠道 提高科技创新效率[N];厦门日报;2018年
5 柴新;政策“组合拳”发力培育经济新动能[N];中国财经报;2017年
6 记者 罗晖;中国创新效率排名第一[N];科技日报;2012年
7 本报评论员;创新效率有赖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8 ;第一财经“创新”评估中国企业创新力:深圳最具创新集体制企业创新效率最高[N];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马爱平;李成贵委员:种业要提高创新效率和产业化水平[N];科技日报;2021年
10 MEB记者 夏小禾;京津冀协同促发展 创新效率提升明显[N];机电商报;2023年
11 本报记者 杜雨萌;工业互联网带来三个层次融合 实现创新效率和制造能力倍增[N];证券日报;2018年
12 本报记者 刘潇潇;中国创新效率指数占据榜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3 杞人;广东以方法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效率和效益[N];科技日报;2010年
14 本报记者 周明阳;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创新效率[N];经济日报;2019年
15 记者 戴丽昕;提高创新效率 促进价值实现[N];上海科技报;2013年
16 记者 王成应 通讯员 朱丽静;全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为21.5[N];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
17 肖童;新软件提高 保险产品创新效率[N];中国保险报;2003年
18 本报记者 吴敏;招标力求内容创新效率提升[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2年
19 本报记者 赵建国;中国如何实现创新效率全球第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20 记者 戴丽昕;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加快创新价值实现[N];上海科技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