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刘景堂  
【摘要】:颈椎伤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对颈椎伤病的外科治疗,目的可归结为:恢复颈椎的解剖序列;神经根或脊髓减压;重建颈椎稳定性。颈椎内固定是实现这些目的的有效手段。在颈椎的单种内固定方法中,经椎弓根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强,植骨融合率高,术后无需外固定,便于护理和病人生活。由于颈椎椎弓根特殊的解剖和毗邻,曾认为颈椎经椎弓根固定技术的难度和危险很大。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颈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安全性仍较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胸腰椎相比,颈椎经椎弓根固定文献报道仍很有限,也缺乏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 第一部分:解剖学研究 一、颈椎椎弓根固定的相关解剖测量 目的:为临床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提供相关解剖数据,探讨椎弓根螺钉选择的适宜长度。方法:收集54具C3-C7节段成人颈椎标本,用游标卡尺、角度计测量椎弓根宽度、高度、椎弓根骨性通道全长、椎弓根长度;对颈椎标本分别行垂直和平行于椎弓根轴线的纵断面CT扫描,从CT图像测量椎弓根的外径宽度、外径高度、内径宽度、内径高度,计算各节段椎弓根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比例。测量椎弓根中轴线和椎间盘的距离,计数椎弓根螺钉可能穿入椎间盘的几率。结果:椎弓根宽度小于高度,C3、C4外径最小,颈椎椎弓根的松质骨内径小,皮质骨比例高。干燥颈椎标本的测量值均明显小于正常成人CT图像的测量值。沿椎弓根中轴线置钉,螺钉穿入椎间盘的几率从C3-C7分别为90%、60%、40%、30%、10%。结论:下颈椎椎弓根可接受3.5mm直径的螺钉固定,C3-C6节段行椎弓根长螺钉固定,有螺钉穿入椎间盘的可能,选择长度为18-20mm的短螺钉,可避免螺钉穿入椎间盘,且螺纹切入皮质骨,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二、颈椎椎弓根进钉点定位 目的:定位中下段颈椎椎弓根进钉点。方法:54具成人颈椎C3-C7标本,直视下标记椎弓根中轴线在侧块后表面的投影点E。以侧块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测量E点的坐标值x、y,观察各节段E点的分布特征。将侧块外上象限宽度等分为内中外三个区域,观察各节段E点在三区的分布,以定位E点的内外位置。观察E点与侧块外侧凹平面的关系,以定位E点的上下位置。对C7,另以横突基底中线为解剖标志定位E点。结果:在C3-C6节段,E点均位于侧块外上象限,C7 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 少数E点位于外下象限上部。C3一C7的E点呈两对半特征分布,C3、C4分布相似, CS、C6分布相似,C7较特殊。C3一C7的E点呈从外向内的分布特征。在C3一C6,E 点大多位于外侧凹平面;C3一C4多位于侧块外上象限中、外1/3区,CS一C6多位于 侧块外上象限中1/3区;C7位于横突中线与外侧凹平面之间、侧块外侧半内1/3 区。结论:C3一C4的E点定位在外侧凹平面、侧块外侧半中外1/3界线的交点: CS一C6 的E点定位在外侧凹平面、侧块外侧半中1/3中点;C7的E点定位在横突中线和 外侧凹平面之间、侧块外侧半内1/3的中点。 第二部分:生物力学研究 一、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钢板系统固定的稳定性生物力学 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钦板系统固定的稳定性, 探讨颈椎经椎弓根短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12具新鲜颈椎标本,制成C4一5 节段三柱损伤模型,分别用长度为 28mm、20mm的椎弓根螺钉,以及AxIS侧块螺钉 钦板系统3种方法固定,测试固定节段在载荷引起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状态下的 纵向位移和轴向刚度,并测试在力偶作用下的ROM,行不同固定方法的统计学比较。 结果: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钦板系统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但ZOnun的椎弓 根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已显著高于侧块螺钉固定。结论:颈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系 统,选择短螺钉固定,即可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同时安全性相对较高。 二、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拔出试验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的抗拔力,探讨颈椎经椎弓 根短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5具共15节新鲜颈椎标本,用长度为28Inln、ZOmm 的皮质骨螺钉,分别置入椎弓根,并用20mm的螺钉行侧块双皮质固定,螺钉进入 侧块深度约14mm。行拔出试验,比较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椎弓根长螺 钉的最大拔出力略高于椎弓根短螺钉,但无显著差异(p0.01),但椎弓根短螺钉 的最大拔出力显著高于侧块螺钉(p0.0001)。结论:颈椎椎弓根短螺钉固定,即 可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同时安全性相对较高。 三、三种设计的颈椎椎弓根螺钉拔出试验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设计的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为临床选择颈椎推弓根 螺钉类型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设计制作三种颈椎椎弓根螺钉,根据螺纹部 分分为内径锥形螺钉(A型螺钉)、松质骨螺钉(B型螺钉)、皮质骨螺钉(C型螺钉), 颈推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 利用6具C3--C6节段的21节新鲜颈椎骨标本,置入三种类型的椎弓根螺钉,进行 拔出试验,测定每种螺钉的最大拔出力,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三种螺钉 的平均拔出力存在差异,平均拔出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山;;下颈椎弓根CT图像的指标测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35期
2 刘景堂,唐天驷,刘兴炎,葛宝丰,王以进;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拔出试验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03期
3 沈军;杨惠林;王东来;龚建平;李力;秦明明;朱建兵;许建铭;黄士中;;螺旋CT个体化测量辅助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年05期
4 项良碧;祖启明;周大鹏;韩天宇;陈语;;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06年01期
5 邑晓东!100034,马忠泰!100034,张瑜!100034;颈椎斜位X线片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中应用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1年05期
6 方沁元;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54例分析[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赖志军;郭汉明;蔡宏华;孙春汉;缪海雄;;螺旋CT扫描下颈椎对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作用[J];海南医学;2008年08期
8 史勇,李涛,刘巍,张亚峰,唐天驷;单枚螺钉前路固定Anderson型齿状突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5年03期
9 徐波,金大地,朱青安;后路颈椎二种内固定对三维运动稳定性的比较[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李必文;谭文甫;何彬;陈从桂;;颈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瞄准器研制与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年01期
11 刘景堂;刘兴炎;唐天驷;葛宝丰;;下颈椎经椎弓根固定进钉点的定位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11期
12 余勤武;刘继军;陈先洲;;早期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下颈椎严重脱位13例疗效观察[J];华中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13 田大胜;荆珏华;申才良;钱军;许新忠;吕浩;;颈椎内固定对相邻节段椎间盘及椎间关节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J];临床骨科杂志;2010年04期
14 殷力,王利民,吴学建,廖文胜;局麻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8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15 沈军,李力,王东来,秦明明,杨惠林,黄士中,许建铭;下颈椎椎弓根三维CT测量及个体化置钉术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6期
16 郑和森;;颈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26例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6年06期
17 单宇;田军;高峰;李磊;樊久铭;;颈前路自锁钛板系统的研制和生物力学研究[J];临床骨科杂志;2006年02期
18 付兰英,何忠新,杜秀珍,段玉香,刘晓萍,严莉,贺梅;脊柱椎弓根Dick'S钉内固定手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J];包头医学;1994年03期
19 刘景堂,唐天驷,王东来,杨惠林;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3年10期
20 王东来,唐天驷,黄士中,杨惠林,刘锦波,卫旭,韦敏祥;下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应用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健;;椎弓根A-F钉内固定术后护理[A];全国第六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陆声;徐永清;张元智;李严兵;师继红;陈国平;李栋平;范泉水;;数字化导航模板在上颈椎椎弓根定位中的初步临床应用[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柯新;杨述华;;颈椎解剖学观测对颈椎后路手术的意义[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向阳;尹庆水;吴增晖;夏虹;刘景发;赵卫东;麦小红;;寰枢椎后路多种钉棒固定技术的三维稳定性评价[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盛孙仁;王向阳;娄伟钢;武垚森;徐华梓;;小牛与人颈椎解剖的比较[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春;刘成招;刘清平;林锦;林永绥;张峰;;颈椎U型螺钉系统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赵刘军;徐荣明;马维虎;蒋伟宇;校佰平;阮永平;孙韶华;胡勇;顾勇杰;;椎弓根螺钉在颈胸段骨折脱位中的临床运用评价[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刘军;徐荣明;马维虎;校佰平;阮永平;孙韶华;胡勇;蒋伟宇;顾勇杰;;椎弓根螺钉在颈胸段骨折脱位中的临床运用评价[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9 邹云雯;王志杰;褚言琛;;后路C2椎弓根及C3侧块螺钉联合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10 陆声;徐永清;李栋平;李军;丁晶;冯子良;陈国平;陈玉兵;;快速成形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枢椎椎板螺钉的置入[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堂;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谢宁;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器的研制及测试[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3 陈永福;新型锁定型颈椎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蔡斌;枕寰枢后路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于林;颈椎舒颗粒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中AQP1、3及VEGF的影响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桂斌捷;颈椎后凸畸形的有限元模拟[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程黎明;颈椎前路椎体撑开椎管扩大的实验与三维有限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8 马向阳;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9 顾宇彤;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黄文华;脊柱三维运动分析及手术可视化系统的研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王振宇;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郭锐;载距突在跟骨外侧壁的投影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李勇;Iso-C臂的颈椎椎弓根临床解剖学及其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沈军;螺旋CT个体化测量下颈椎椎弓根及辅助置钉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宋之明;胸椎椎弓根螺钉CT扫描和直视下观察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黄家生;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D];江西医学院;2005年
9 王显钢;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植入准确性的CT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陆斌;前路手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罗少波;“耸肩抬头”护颈椎[N];健康时报;2009年
2 医学教授 龙层花;经常“落枕”莫要小看[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史春玉;颈椎复位手术获国家发明专利[N];解放军报;2010年
4 凌爱龙;请当心你的颈椎[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章茂森 江苏省中医院;数年排尿不畅原是颈椎惹的祸[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黄爱群;白领族怎样防颈椎受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通讯员 王根华记者 陈青;“支离破碎”的颈椎重新挺直[N];文汇报;2008年
8 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李石良;慢性头痛根子多在颈椎[N];保健时报;2010年
9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推拿科 朱国苗;热水泡脚护颈椎[N];健康时报;2010年
10 杨国秀;为何颈椎有病腿无力[N];大众卫生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