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性聚氨酯改性及其在织物涂层上的应用

谢维斌  
【摘要】:本文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聚醚醇(E220/E210)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性单体合成预聚体,并在合成过程中分别加入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羟乙酯或两者的混合体合成了水性聚氨酯(PU)。对合成产物形成膜的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强力伸长率及乳液粘度、粒径、稳定性、耐介质性等物性测试表明,引入的丙烯酸甲酯,自聚生成聚丙烯酸酯(PA)与PU分子产生化学交联和分子间力的作用,膜吸水率下降,能显著改善PU膜强力,引入丙烯酸羟乙酯不仅自聚生成PA,其单体还接枝到PU分子链上发生共聚,使得PU分子量变大,膜吸水率增加,有较好断裂伸长率,引入二者一定比例混合体改性效果佳;研究了不同化学组成对性能的影响,从粒径、粘度等方面考察了分子结构与乳液稳定性关系,发现改性后乳液稳定性、耐介质性均有所下降。本文还尝试通过胺扩链改性引入丙烯酸类,发现原料的选择与合成条件的控制是关键因素。 将PU及改性PU用于棉织物涂层。涂层后棉织物白度、透气性、透湿性下降,耐水压、强力伸长率上升。研究了交联温度、时间及涂层量等工艺因素以及化学组成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丙烯酸羟乙酯引入量增加对织物透湿性有利,丙烯酸甲酯引入量增加有利于织物耐水压和拒水性改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洁,沈兰萍,詹建朝,欧阳兆权;用于包装重铬酸钾的涤纶/丙纶复合编织袋的阻燃整理探讨[J];纺织科技进展;2005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小康;王耀先;;UHMW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研究进展[A];第十八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余永生;段国平;徐建平;左志忠;李海军;;警服用新材料PU热熔胶涂层法衬布[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显斌;豆小艳;程国东;丛立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钢结构涂装工艺中粗糙度的预估[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允杰;基于原位修饰杂化硅溶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D];江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春;石墨坩埚抗氧化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
2 乔文静;纤维素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3 吴铁城;抗静电涂层织物的研究及性能测试[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4 Gbologah,Lemuel(李木);[D];中南大学;2011年
5 周娟娟;免疫吸附磁性涂层碳纤维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陈芳;连续流动法制备NaA沸石膜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柳思;服装用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梁松;FTO/SiO_2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周小蓉;耐污发光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10 王莹;HZSM-5分子筛膜的二次生长及其超临界催化裂解烃类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