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光波导功分器理论、技术及其光学特性研究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离子交换法制作玻璃波导的研究进展,对常用几种离子对交换产生折射率分布进行比较,发现用Tl + ? Na+进行离子交换所得波导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然后对光功分器的产业前景、结构、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得到在新一代功分器具有微型化、高性能、阵列化和集成化等优点下,提出研究玻璃光波导功分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该论文理论部分,详细地研究玻璃离子交换过程和形成光波导的微观机理,分析Tl + ? Na+交换的扩散动力学。由于Tl + ? Na+离子半径相差较大,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会引起折射率的变化。通过实验证明应力与折射率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式。而以往Fick 定律只考虑离子交换极化率和离子交换半径差,所得的折射率分布解释Tl + ? Na+交换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必须考虑包括应力在内的三个因素所共同产生的折射率分布方程,并对Fick 定律所得方程加入修正项。通过WKB 法,得到折射率分布近似为“改进”的高斯函数分布。
用二维矢量WKB法分析了渐变折射率光波导中基模的模场分布情况。采用平面光波形态的光波激励波导,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的光场分布图在光场传播达到稳定时,波导的模传输只与波导结构和光波波长有关,结果直观、精确、快速。同时对掩埋式波导模的截止提出一种简便方法,得到波导基模分布图。
该论文还介绍利用BPM 方法如何设计、模拟和分析光波导功分器。从对称和非对称S 型分支波导出发,得到满足低损耗对称S 型分支波导的设计思想。本文给出关于1×4 功分器的光路设计方案,解释光波导弯曲损耗的产生机理,综合波导弯曲的纯弯曲损耗和过渡损耗以及分支耦合损耗的特点,得出结构函
|
|
|
|
1 |
张小强,周昕,周鼎富,江东,霍义华;矩形波导CO_2激光器光栅安装角偏差损耗[J];激光技术;2003年02期 |
2 |
程晓更,周钢;Nd~(3+):YAG激光的光纤传输[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3年03期 |
3 |
向际鹰,吴震,张平,黄德修;基于FFT的三维扫描图像深层损耗快速恢复方案[J];中国激光;1998年09期 |
4 |
王亚斌;无线寻呼基站天线对系统性能的影响[J];山西电子技术;2000年04期 |
5 |
钟宏杰,王一丁,秦玉文,郭树旭,杜国同;卤化物晶体光纤的性质和损耗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3期 |
6 |
高维岳;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与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
7 |
张元清;;用普通球透镜来做有胶/无胶准直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8 |
王易华;;谈谈如何提高开关电源待机效率[J];硅谷;2009年04期 |
9 |
李字芹;尹高群;李字霞;;老型变压器更新换代的经济效益评价[J];信息技术;2010年09期 |
10 |
程利娜;刘明华;李红浪;何世堂;;低损耗乐甫波传感器的实验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S1期 |
11 |
吴蔚英;弱场区通信方法的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5年04期 |
12 |
黄云飞,黄美美,朱裕江;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J];广东通信技术;1999年03期 |
13 |
宋晔,宁宏,王新龙,朱绪飞,车剑飞;高电导率低压工作电解液的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1年05期 |
14 |
艾永乐,康润生,付子义,王福忠,余发山,田书;永城煤电集团滤波装置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4期 |
15 |
冷朝霞,王华民,田健;减少MOSFET开通损耗的输出电容优化曲线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2年03期 |
16 |
李洪涛,何对燕,陈轩;弯曲波导损耗的一种分析方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06期 |
17 |
黎健荣;;开关电源中的高频变压器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9期 |
18 |
龚岩栋,谢增华,蒋方云,简水生;双抛物型光纤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1997年02期 |
19 |
樊孝年,邬显平;螺旋线慢波结构损耗特性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00年03期 |
20 |
王寿泰,徐传骧,范明海,储九荣;塑料光纤及其放大器的研究[J];电线电缆;2001年01期 |
|